焦慮癥是一種以過度擔憂、恐懼和軀體不適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礙,主要包括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障礙、社交焦慮障礙等類型。
廣泛性焦慮障礙表現(xiàn)為持續(xù)6個月以上的過度擔憂,常伴隨坐立不安、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赡芘c遺傳因素、長期壓力或腦內神經遞質失衡有關。治療可遵醫(yī)囑使用鹽酸帕羅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等抗抑郁藥物,配合認知行為療法改善癥狀。
驚恐障礙以反復出現(xiàn)的突發(fā)性強烈恐懼為特征,發(fā)作時伴有心悸、出汗、顫抖等軀體癥狀,通常持續(xù)數分鐘至1小時??赡芘c杏仁核過度敏感或呼吸調節(jié)異常相關。急性期可使用阿普唑侖片緩解癥狀,長期治療推薦鹽酸舍曲林片等藥物。
社交焦慮障礙患者對社交場合產生顯著恐懼,表現(xiàn)為臉紅、手抖、語速加快等反應,常導致回避行為。發(fā)病與童年創(chuàng)傷經歷或血清素功能異常有關。治療可采用鹽酸氟西汀膠囊聯(lián)合暴露療法,逐步適應社交場景。
特定恐懼癥指對特定物體或情境產生不合理恐懼,如恐高癥、幽閉恐懼癥等。暴露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頭暈等自主神經癥狀。發(fā)病機制涉及條件反射形成異常。輕癥可通過系統(tǒng)脫敏治療改善,重癥需聯(lián)合勞拉西泮片等藥物干預。
分離焦慮障礙多見于兒童,與依戀對象分離時產生過度焦慮,伴頭痛、腹痛等軀體化癥狀。可能與撫養(yǎng)方式或遺傳易感性相關。治療需家長參與行為訓練,嚴重者可短期使用鹽酸丁螺環(huán)酮片調節(jié)情緒。
焦慮癥患者需保持規(guī)律作息,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避免攝入過量咖啡因。建議記錄焦慮日記識別觸發(fā)因素,練習腹式呼吸放松技巧。若癥狀持續(xù)影響生活,應及時至精神心理科就診,避免自行調整藥物劑量。
222次瀏覽 2025-11-05
393次瀏覽 2025-11-05
160次瀏覽 2025-11-05
105次瀏覽 2025-11-05
473次瀏覽 2025-11-05
59次瀏覽 2025-07-15
196次瀏覽 2025-11-05
154次瀏覽 2025-11-05
104次瀏覽 2025-11-05
94次瀏覽 2025-11-05
231次瀏覽 2025-11-05
85次瀏覽 2025-11-05
86次瀏覽 2025-11-05
151次瀏覽 2025-11-05
321次瀏覽 2025-11-05
743次瀏覽 2023-08-28
838次瀏覽 2025-11-05
363次瀏覽 2025-11-05
89次瀏覽 2025-11-05
69次瀏覽 2025-11-05
273次瀏覽 2025-11-05
162次瀏覽 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