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能否治好與病情分期、治療時機等因素有關。早期胃癌通過規(guī)范治療可能達到臨床治愈,中晚期胃癌以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目標。胃癌治療方式主要有手術切除、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
腫瘤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層時,通過內鏡下黏膜切除術或外科手術可實現(xiàn)根治。早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較高,術后需定期復查胃鏡和腫瘤標志物監(jiān)測復發(fā)。代表性治療藥物包括替吉奧膠囊、奧沙利鉑注射液、卡培他濱片等。
腫瘤侵犯肌層或區(qū)域淋巴結時,需采用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根治性手術的綜合治療。紫杉醇注射液、順鉑注射液等化療藥物可縮小腫瘤體積,術后輔助治療能降低復發(fā)概率。此階段治愈概率較早期明顯下降,但部分患者仍可獲得長期生存。
出現(xiàn)遠處轉移后通常無法根治,治療重點轉為控制腫瘤進展。曲妥珠單抗注射液、雷莫蘆單抗注射液等靶向藥物可針對特定基因突變,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等免疫治療藥物能激活機體抗腫瘤反應。通過多學科綜合治療可使部分患者生存期延長。
術后復發(fā)患者需根據(jù)轉移部位選擇個體化方案。腹膜轉移可采用腹腔熱灌注化療,肝轉移可考慮局部消融治療。阿帕替尼片等抗血管生成藥物對控制復發(fā)灶生長具有一定效果,但總體預后較差。
胃神經內分泌瘤、胃間質瘤等特殊類型胃癌對靶向藥物敏感度較高。甲磺酸伊馬替尼片、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等藥物能顯著改善這類患者的生存預后,部分低度惡性腫瘤甚至可實現(xiàn)長期帶瘤生存。
胃癌患者應保持規(guī)律作息,選擇易消化、高蛋白飲食,少食多餐避免胃部負擔。術后患者需遵醫(yī)囑進行營養(yǎng)補充,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治療期間出現(xiàn)嘔血、黑便等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yī)。保持積極心態(tài)配合治療對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
 
                            
                          743次瀏覽 2023-08-28
 
                          111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126次瀏覽 2025-10-19
 
                          361次瀏覽 2025-10-19
 
                          172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1080次瀏覽 2025-10-19
111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246次瀏覽 2025-10-19
 
                          134次瀏覽 2025-10-19
 
                            
                          174次瀏覽 2025-03-21
 
                          331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339次瀏覽 2025-10-19
 
                          254次瀏覽 2025-10-19
 
                          119次瀏覽 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