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脂肪墊萎縮、外傷等原因引起。足底筋膜炎通常表現(xiàn)為晨起第一步疼痛,跟骨骨刺可能伴隨局部壓痛,跟腱炎多與運動損傷相關,脂肪墊萎縮常見于老年人,外傷則可能伴有淤血或腫脹。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復微損傷導致的炎癥,可能與長期站立、肥胖、扁平足等因素有關。典型癥狀為晨起或久坐后第一步疼痛,活動后減輕。治療需減少足部負荷,可遵醫(y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塞來昔布膠囊等抗炎藥物,配合足底筋膜拉伸訓練。夜間使用足踝支具有助于緩解晨間疼痛。
跟骨骨刺是跟骨底面骨質(zhì)增生,多因足底筋膜長期牽拉導致?;颊叱V髟V行走時針刺樣痛,X線可見骨性突起。急性期可冰敷緩解,慢性期建議穿戴足跟墊分散壓力。若保守治療無效,可能需要體外沖擊波治療或跟骨骨刺切除術。避免穿硬底鞋可預防癥狀加重。
跟腱炎常見于運動愛好者,因跟腱反復過度負荷引發(fā)炎癥。表現(xiàn)為跟腱部位腫脹壓痛,踝關節(jié)背屈時疼痛加劇。急性期應停止運動并冰敷,可遵醫(yī)囑使用氟比洛芬凝膠貼膏、洛索洛芬鈉貼劑等外用藥物?;謴推谛柚鸩竭M行離心性力量訓練,改善跟腱柔韌性。
足跟脂肪墊隨年齡增長逐漸變薄,緩沖作用減弱導致疼痛,多見于60歲以上人群。特征為跟骨下方彌漫性鈍痛,長時間站立加重。建議選擇有緩沖鞋墊的鞋子,避免堅硬地面赤足行走??蓢L試超聲波治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嚴重者可考慮脂肪移植手術。
跟骨骨折、挫傷等外傷可直接導致腳跟劇痛,多有明確受傷史。輕微挫傷可通過RICE原則處理,骨折需石膏固定。若出現(xiàn)持續(xù)腫脹或畸形,應排除應力性骨折可能??祻推诳蛇M行踝泵運動預防僵硬,逐步恢復負重訓練。
日常應選擇足弓支撐良好的鞋子,控制體重減輕足部負荷,運動前后充分熱身。避免長時間赤足行走或穿人字拖,居家可進行踩網(wǎng)球按摩、毛巾抓握等足部鍛煉。若疼痛持續(xù)超過兩周、夜間痛醒或伴隨發(fā)熱,需及時就醫(yī)排除感染、關節(jié)炎等疾病。老年人出現(xiàn)進行性加重的腳跟痛時,建議檢測骨密度排除骨質(zhì)疏松。
54575次瀏覽
80217次播放 2022-01-22
60948次瀏覽
63916次瀏覽
60499次播放 2020-01-09
65746次瀏覽
62548次瀏覽
60104次播放 2018-01-18
61228次播放 2018-01-18
57710次播放 2018-01-18
54次瀏覽 2025-10-27
29次瀏覽 2025-10-27
119次瀏覽 2025-10-27
117次瀏覽 2025-10-27
75次瀏覽 2025-10-27
51次瀏覽 2025-10-27
110次瀏覽 2025-10-27
75次瀏覽 2025-10-27
155次瀏覽 2025-10-27
129次瀏覽 2025-10-27
85次瀏覽 2025-10-27
146次瀏覽 2025-10-27
153次瀏覽 2025-10-27
263次瀏覽 2025-03-21
77次瀏覽 2025-10-27
102次瀏覽 2025-10-27
59次瀏覽 2025-10-27
676次瀏覽 2024-01-05
123次瀏覽 2025-10-27
79次瀏覽 2025-10-27
82次瀏覽 2025-10-27
63次瀏覽 2025-10-27
725次瀏覽
616次瀏覽
604次瀏覽
644次瀏覽
686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