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通常需進行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胸部X線、血液生化檢查及腦鈉肽檢測等五項核心檢查,以評估心臟功能及病因。
心電圖通過記錄心臟電活動,可發(fā)現(xiàn)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心衰誘因。典型表現(xiàn)包括QRS波增寬、ST-T改變或房顫波形。對于疑似心衰患者,該檢查能快速篩查心臟電生理異常,但無法直接評估心臟收縮功能。
超聲心動圖是診斷心衰的金標準,可直觀顯示心臟結構、瓣膜功能及射血分數(shù)。通過測量左室射血分數(shù)能明確收縮性或舒張性心衰類型,同時可發(fā)現(xiàn)室壁運動異常、心腔擴大或心包積液等病變。該檢查無創(chuàng)且可重復進行。
胸部X線能顯示心影增大、肺淤血或胸腔積液等心衰特征性改變。心影橫徑增大提示心室擴張,肺門血管影增粗反映肺循環(huán)壓力升高。該檢查對急性心衰的快速評估尤為重要,但輻射暴露需控制頻次。
血液檢查包括肝腎功能、電解質及甲狀腺功能等指標。低鈉血癥、肌酐升高可能提示心腎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蔀樾乃フT因。該檢查有助于評估全身器官受累情況及排除代謝性病因。
血漿腦鈉肽水平與心衰嚴重程度正相關,BNP或NT-proBNP升高對心衰診斷具有高特異性。該指標可用于鑒別心源性呼吸困難,動態(tài)監(jiān)測還能評估治療效果。但需注意腎功能不全可能導致假性升高。
心衰患者檢查后需限制鈉鹽攝入,每日食鹽量不超過5克;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步行,以不引發(fā)氣促為度;監(jiān)測每日體重變化,3天內增加2公斤需就醫(yī);避免感冒及呼吸道感染;遵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定期復查心臟功能。合并糖尿病者需強化血糖控制,睡眠時抬高床頭可減輕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
175次瀏覽 2025-09-18
132次瀏覽 2025-09-18
112次瀏覽 2025-09-18
148次瀏覽 2025-09-18
135次瀏覽 2025-09-18
426次瀏覽 2025-09-18
118次瀏覽 2025-09-18
301次瀏覽 2025-09-18
199次瀏覽 2025-09-18
83次瀏覽 2025-09-18
92次瀏覽 2025-09-18
32次瀏覽 2025-09-18
96次瀏覽 2025-09-18
80次瀏覽 2025-09-18
97次瀏覽 2025-09-18
460次瀏覽 2025-09-18
172次瀏覽 2025-09-18
878次瀏覽 2023-09-06
115次瀏覽 2025-09-18
743次瀏覽 2023-08-28
111次瀏覽 2025-09-18
220次瀏覽 2025-09-18
196次瀏覽
197次瀏覽
227次瀏覽
5122次瀏覽
5145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