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肝病,一般比較難治,而且不及時進(jìn)行治療,更容易引發(fā)肝硬化的出現(xiàn)?,F(xiàn)在的治療方法有中醫(yī)和西醫(yī),那么中醫(yī)能治療丙肝嗎?答案是肯定的,中醫(yī)在治療丙肝病時,主要是采用辯證論治的方法,從丙肝病的病因開始治療,治療效果也是比較好的。
中醫(yī)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濕熱內(nèi)蘊
1、熱重于濕:身目俱黃,其色鮮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惡心厭油,納差,上腹脹滿,大便秘結(jié),小便黃赤。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shù)。
治法:清熱利濕。
2、濕重于熱:身目俱黃,其色較鮮明,口淡或粘,惡心納呆,胸脘痞滿,倦怠乏力,便溏或粘滯不爽,小便黃。舌質(zhì)淡而潤,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利濕清熱,健脾和中。
二、肝郁氣滯
證候:右脅或兩脅脹痛,痛無定處,胸悶腹脹,易急燥,時時太息。舌質(zhì)略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氣活血,解毒祛邪。
三、肝郁脾虛
證候:兩脅脹痛,腹脹午后為甚,肢困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或暗紅,苔薄白,泳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中。
四、氣滯血瘀
證候:兩脅刺痛,痛有定處,脅下或有痞塊,面色晦暗,赤縷紅掌,肌膚甲錯,婦女閉經(jīng)或行經(jīng)夾塊,小腹疼痛。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怒張,脈弦澀。 治法:行氣化瘀。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救陰。
以上介紹了丙肝的中醫(yī)療法,不過患者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聽從醫(yī)生的指導(dǎo)。
0次瀏覽 2025-10-05
112次瀏覽 2025-10-05
125次瀏覽 2025-10-05
0次瀏覽 2025-10-05
676次瀏覽 2024-01-05
191次瀏覽 2025-10-05
436次瀏覽 2025-10-05
199次瀏覽 2025-10-05
90次瀏覽 2025-10-05
247次瀏覽 2025-10-05
202次瀏覽 2025-10-05
431次瀏覽 2025-10-05
195次瀏覽 2025-10-05
104次瀏覽 2025-10-05
259次瀏覽 2025-10-05
415次瀏覽 2025-10-05
80次瀏覽 2025-10-05
106次瀏覽 2025-10-05
0次瀏覽 2025-10-05
0次瀏覽 2025-10-05
401次瀏覽 2024-09-25
330次瀏覽 2025-10-05
331次瀏覽
451次瀏覽
302次瀏覽
307次瀏覽
22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