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2022-04-07 19:41 12人閱讀
熱射病患者可以吹空調,但需要控制溫度避免直吹。熱射病是重癥中暑的一種,吹空調有助于快速降溫,但需注意合理使用方式。
熱射病發(fā)生時核心體溫超過40攝氏度,空調降溫是重要的急救措施。將室溫調節(jié)在26-28攝氏度較為適宜,風口避免直接對準患者,可配合溫水擦拭皮膚促進散熱。使用空調時需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密閉空間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降溫過程中要持續(xù)監(jiān)測體溫變化,當體溫降至38.5攝氏度左右時應調整降溫強度。同時要確?;颊哐a充足夠水分和電解質,觀察意識狀態(tài)變化。
部分特殊情況需謹慎使用空調。對于伴有寒戰(zhàn)癥狀的患者,過低的室溫可能加重肌肉震顫。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驟然的溫度變化可能誘發(fā)血壓波動。皮膚出現雞皮疙瘩等寒冷反應時,應適當調高空調溫度。使用空調降溫時若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細弱等循環(huán)不良表現,需立即停止降溫并就醫(yī)。
熱射病患者恢復期可正常使用空調,但要注意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7攝氏度。日常應保持每天2-3次開窗通風,空調濾網需定期清潔。出現頭暈、乏力等不適時應立即離開空調環(huán)境,癥狀持續(xù)不緩解需及時就醫(yī)檢查。
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見病毒類型主要有柯薩奇病毒A16型、腸道病毒71型、柯薩奇病毒A6型、柯薩奇病毒A10型及腸道病毒A組其他血清型。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fā)于5歲以下兒童,需及時就醫(yī)并做好隔離防護。
1、柯薩奇病毒A16型
柯薩奇病毒A16型是手足口病最常見的病原體,感染后通常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皰疹或潰瘍,可能伴有低熱。該病毒引起的癥狀相對較輕,但需注意皰疹破潰后可能繼發(fā)細菌感染。治療以對癥支持為主,可遵醫(yī)囑使用康復新液促進黏膜修復,或外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瘙癢。
2、腸道病毒71型
腸道病毒71型感染可能導致重癥手足口病,除典型皮疹外,還可能引發(fā)腦炎、肺水腫等嚴重并發(fā)癥?;純嚎赡艹霈F持續(xù)高熱、肢體抖動、呼吸急促等癥狀。臨床需密切監(jiān)測病情,重癥病例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顱內壓,或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進行免疫調節(jié)。
3、柯薩奇病毒A6型
柯薩奇病毒A6型近年流行率上升,其特點是皮疹分布更廣泛,可累及面部、軀干及四肢,皰疹較大且易破潰結痂。部分患兒可能出現指甲脫落等遲發(fā)性表現。治療時可使用開喉劍噴霧劑緩解口腔疼痛,合并細菌感染時需加用阿莫西林顆??垢腥?。
4、柯薩奇病毒A10型
柯薩奇病毒A10型感染癥狀與A16型類似,但更易引起口腔黏膜廣泛潰瘍,導致進食困難?;純盒璞3挚谇磺鍧崳墒褂蒙睇}水漱口,疼痛明顯時可短期噴涂利多卡因氣霧劑。家長應注意補充水分,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5、其他腸道病毒A組
其他腸道病毒A組血清型如柯薩奇病毒A4、A5等也可引起手足口病,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診斷需結合病原學檢測,治療原則與其他類型相同。預防可接種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但對其他血清型無交叉保護作用。
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應避免帶孩子去人群密集場所,注意勤洗手、消毒玩具等物品?;純盒韪綦x至癥狀消失后1周,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現高熱不退、精神萎靡、肢體抖動等表現,應立即就醫(yī)。日??赏ㄟ^加強營養(yǎng)、規(guī)律作息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揉腹具有促進胃腸蠕動、緩解便秘、改善消化不良、輔助調節(jié)氣血運行、緩解痛經等功效。揉腹是一種通過手法按摩腹部以刺激相關穴位和臟器的傳統(tǒng)保健方法,適用于多種功能性胃腸問題及部分婦科癥狀的輔助調理。
1、促進胃腸蠕動
揉腹通過外力對腹部的機械刺激,可增強胃腸平滑肌收縮頻率,幫助加速食物殘渣排出。順時針方向按摩能順應結腸走向,特別適合飯后腹脹或運動不足人群。操作時需保持手掌溫度適宜,力度均勻輕柔,避免飯后立即進行。
2、緩解便秘
持續(xù)按壓臍周天樞、大橫等穴位可刺激腸道神經反射,軟化干燥糞便。對于習慣性便秘者,每日晨起空腹揉腹配合飲水效果更顯著。但需注意機械性腸梗阻、急性腹痛患者禁用此法。
3、改善消化不良
中脘穴區(qū)域的揉按能促進胃酸分泌與膽汁排放,緩解胃脘痞滿癥狀。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配合熱敷增強效果。若出現反酸燒心等不適需立即停止,胃潰瘍活動期患者不宜操作。
4、調節(jié)氣血運行
中醫(yī)理論認為揉腹能疏通任脈、帶脈氣血,改善中焦氣機升降。長期虛寒體質者可通過掌根按壓氣海、關元等穴位溫補下元。操作時需保持環(huán)境溫暖,經期量多者應減少力度。
5、緩解痛經
輕柔揉動下腹部可放松子宮平滑肌,減輕原發(fā)性痛經的痙攣性疼痛。建議經前一周開始每日操作,配合艾灸效果更佳。但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器質性疾病需優(yōu)先治療原發(fā)病。
揉腹前應排空膀胱,選擇仰臥位放松腹部肌肉。每次操作10-15分鐘為宜,力度以輕微壓迫感為度,皮膚破損或術后患者禁用。建議搭配規(guī)律作息和適量運動,頑固性癥狀需結合醫(yī)學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操作后出現持續(xù)腹痛、惡心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紅眼病的衣服可通過煮沸消毒、含氯消毒液浸泡、陽光暴曬、蒸汽熨燙、紫外線消毒等方式處理。紅眼病即急性結膜炎,具有傳染性,衣物消毒有助于阻斷傳播。
1、煮沸消毒
將衣物完全浸泡于100℃沸水中持續(xù)15-30分鐘,可有效滅活腺病毒、腸道病毒等常見病原體。棉質、麻質等耐高溫材質適用,化纖類衣物需謹慎防止變形。消毒后需單獨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2、含氯消毒液浸泡
使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對病毒和細菌均有殺滅作用。需注意消毒液濃度過高可能損傷衣物纖維,浸泡后應充分漂洗。彩色衣物需測試是否褪色。
3、陽光暴曬
將衣物置于陽光下直射6小時以上,紫外線可破壞病原體核酸結構。需確保衣物正反面均勻暴曬,陰雨天氣效果受限。此方法適合不耐高溫的羊毛、絲綢等材質。
4、蒸汽熨燙
使用掛燙機或電熨斗蒸汽功能,持續(xù)高溫蒸汽接觸衣物表面10分鐘以上。蒸汽可滲透纖維縫隙殺滅微生物,尤其適合外套等不宜頻繁水洗的衣物。熨燙后需懸掛通風處晾干。
5、紫外線消毒
專用紫外線消毒柜照射30-60分鐘,波長253.7nm的紫外線能直接破壞病原體DNA。需注意衣物擺放避免遮擋,定期清潔燈管維持強度。深色衣物可能影響紫外線穿透效果。
患者衣物應單獨清洗消毒,避免與家人衣物混洗??祻秃蠼ㄗh持續(xù)消毒措施1周,接觸過的床單、毛巾等紡織品需同步處理。日常注意勤洗手、避免揉眼,患病期間不與他人共用洗臉用具。若出現分泌物增多、視力下降等癥狀應及時復查。
動脈導管未閉結扎術是通過開胸或胸腔鏡手術結扎未閉合的動脈導管,主要步驟包括術前評估、麻醉誘導、手術入路建立、導管分離與結扎、術后止血與關胸等環(huán)節(jié)。
術前需完善超聲心動圖、胸部X線等檢查評估導管形態(tài)及合并癥。全麻后取側臥位,經左側第四肋間后外側切口或腋下小切口進入胸腔,暴露縱隔胸膜后鈍性分離,顯露主動脈弓降部與肺動脈間的動脈導管。用直角鉗游離導管上下緣,注意保護喉返神經及周圍血管,以絲線或鈦夾雙重結扎導管最窄處,必要時切斷縫合。確認無活動性出血后逐層關閉胸腔,留置引流管。
胸腔鏡手術采用三孔法操作,通過內鏡器械完成導管游離與結扎,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優(yōu)勢。術中需注意導管破裂出血、喉返神經損傷等風險,復雜病例可能需體外循環(huán)輔助。術后重點監(jiān)測血壓、心率及引流液性狀,警惕殘余分流或乳糜胸等并發(fā)癥。
術后24-48小時拔除引流管,逐步恢復飲食及活動。需定期復查心臟超聲評估結扎效果,避免劇烈運動1-3個月。注意觀察有無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神經損傷表現,出現發(fā)熱或切口滲液應及時就醫(yī)。長期隨訪關注肺動脈壓力及心功能變化,兒童患者需加強營養(yǎng)支持促進生長發(fā)育。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