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脂肪肝的七個認識錯誤

博禾醫(yī)生
脂肪肝的常見認識誤區(qū)主要有過度依賴節(jié)食減肥、忽視酒精性脂肪肝風險、誤認為瘦人不會患病、混淆單純性脂肪肝與肝炎、盲目使用保肝藥、忽視血糖血脂控制、誤以為無需定期復查等。這些錯誤認知可能延誤病情或加重肝臟損傷。
部分患者通過極端節(jié)食試圖逆轉脂肪肝,但快速減重可能導致肝細胞脂肪代謝紊亂加劇。肝臟在短期內大量分解脂肪時會產生過多游離脂肪酸,反而可能誘發(fā)炎癥反應。建議采用均衡飲食配合有氧運動,每周減重不超過體重的百分之一。
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被關注,但每日飲酒超過40克酒精即可導致酒精性脂肪肝。乙醇代謝產物乙醛會直接損傷肝細胞線粒體功能,長期飲酒者即使肝功能指標正常也應進行肝臟超聲篩查。戒酒是此類脂肪肝最基礎的治療措施。
體重指數(shù)正常但體脂率超標的人群中,約百分之二十存在非酒精性脂肪肝。這類"瘦型脂肪肝"多與胰島素抵抗相關,常見于腹型肥胖者。腰圍超過身高一半即提示內臟脂肪超標風險,需通過阻抗分析等進一步評估。
單純肝細胞脂肪變性屬于可逆病變,但合并轉氨酶升高時提示已進展至脂肪性肝炎階段。后者肝活檢可見肝細胞氣球樣變和炎癥浸潤,若不干預可能發(fā)展為纖維化。確診需結合肝功能、FibroScan等檢查綜合判斷。
水飛薊賓膠囊、雙環(huán)醇片等保肝藥物雖能改善肝功能指標,但無法替代病因治療。尤其對代謝相關脂肪肝,控制血糖血脂比單純保肝更重要。用藥需嚴格遵醫(yī)囑,避免自行聯(lián)合多種保肝藥增加肝臟負擔。
脂肪肝患者常合并代謝綜合征,空腹血糖超過6.1毫摩爾每升或甘油三酯超過1.7毫摩爾每升時,肝病進展風險顯著增加。建議每三個月監(jiān)測糖化血紅蛋白和血脂譜,必要時使用二甲雙胍緩釋片等藥物干預。
輕度脂肪肝患者也應每6-12個月復查肝臟超聲和肝功能。當出現(xiàn)乏力加重、右上腹隱痛或蜘蛛痣等表現(xiàn)時,可能提示疾病進展,需立即進行彈性成像等進階檢查。早期發(fā)現(xiàn)纖維化可有效阻止肝硬化發(fā)生。
脂肪肝患者日常需保持每天30分鐘以上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飲食上增加深海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精制糖和飽和脂肪攝入。合并代謝異常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避免使用對肝臟有潛在損傷的藥物。出現(xiàn)食欲減退或皮膚鞏膜黃染等表現(xiàn)時須及時就醫(yī)。
蛋白質會不會轉化為脂肪
復禾資訊
讓肚子發(fā)熱會燃燒脂肪變瘦嗎
復禾資訊
上腹大是胃大還是脂肪女性
復禾資訊
脂肪和蛋白質高的食物有哪些
復禾資訊
低脂肪的水果有哪些
復禾資訊
哪些是低脂肪的食物和水果
復禾資訊
啞鈴可以減胸部脂肪嗎
復禾資訊
中年女性腹部脂肪厚怎樣減掉
復禾資訊
后背脂肪多怎么辦女性
復禾資訊
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有哪些
復禾資訊
乳房沒有脂肪干癟怎么辦
復禾資訊
女性如何降低脂肪率
復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