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分娩過程中羊水及其內容物進入母體血液循環(huán)引發(fā)的急性過敏反應綜合征,死亡率高達60%以上。主要誘因包括子宮收縮過強、胎盤異常及血管損傷,需緊急剖宮產、心肺復蘇及抗凝治療。
1. 遺傳因素
部分研究顯示凝血功能異?;蛲蛔兛赡茉黾影l(fā)病風險,如凝血因子V Leiden突變。這類人群需在孕前進行血栓形成傾向篩查,必要時妊娠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預防。
2. 環(huán)境因素
高齡分娩(35歲以上)、多胎妊娠使子宮張力增高。剖宮產手術中子宮切口可能成為羊水入血通道,臨床數據顯示急診剖宮產發(fā)生率比擇期手術高3倍。
3. 生理因素
初產婦宮頸撕裂發(fā)生率約7%,經產婦會陰裂傷達15%,這些產道損傷使血管開放。妊娠期血容量增加40%,子宮血流量達500ml/min,為羊水快速入血創(chuàng)造條件。
4. 外傷性因素
外力導致的胎盤早剝使血竇開放,車禍等腹部撞擊傷后發(fā)病案例占外傷誘因的82%。產程中不當使用縮宮素導致宮縮壓力超過35mmHg時,羊水易被擠入血管。
5. 病理因素
前置胎盤患者發(fā)病風險增加5倍,子宮肌瘤導致宮腔變形者風險提升3倍。子癇前期患者血管內皮損傷,更易發(fā)生羊水成分黏附。
治療方案需多學科協(xié)作:
藥物治療包括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500mg靜脈滴注)、重組凝血因子VIIa(90μg/kg)、氨甲環(huán)酸(1g靜脈推注)。手術干預需在30分鐘內完成子宮切除術,配合主動脈球囊阻斷術或髂內動脈結扎。血液凈化采用連續(xù)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置換液流量35ml/kg/h。
預防措施重點在于規(guī)范產檢,胎心監(jiān)護異常者及時終止妊娠??刂企w重增長在11-16kg范圍內,避免巨大兒。分娩時保持左側臥位,硬膜外鎮(zhèn)痛可降低宮縮過強風險。
羊水栓塞搶救黃金時間為發(fā)病后1小時,出現呼吸困難、低血壓、凝血功能障礙三聯征時,立即啟動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幸存者后續(xù)需進行6個月神經功能評估,50%病例存在遠期認知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