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腿綜合征的確診方法主要有臨床癥狀評估、病史采集、實驗室檢查、多導睡眠監(jiān)測及排除性診斷。
1、臨床癥狀評估:
診斷核心依據患者描述的四大典型癥狀:下肢不適感(如蟻行感、灼燒感)、靜息時加重、活動后緩解、夜間癥狀突出。醫(yī)生會采用國際不安腿綜合征研究組制定的診斷標準,要求癥狀每周出現(xiàn)≥3次并持續(xù)≥3個月。
2、病史采集:
需詳細詢問家族史(約50%患者有遺傳傾向)、用藥史(如抗抑郁藥可能誘發(fā)癥狀)、合并疾?。ㄈ辫F性貧血、尿毒癥等)。重點了解癥狀起始時間、誘發(fā)因素、緩解方式及對睡眠的影響程度。
3、實驗室檢查:
常規(guī)檢測血清鐵蛋白(低于50μg/L提示鐵缺乏)、轉鐵蛋白飽和度、腎功能等指標。對于疑似繼發(fā)性病例,需進行甲狀腺功能、血糖、維生素B12等代謝相關檢查。
4、多導睡眠監(jiān)測:
通過整夜睡眠監(jiān)測記錄周期性肢體運動指數(PLMI),超過15次/小時具有輔助診斷價值。該檢查能客觀量化睡眠中肢體抽動頻率,并排除睡眠呼吸暫停等共病。
5、排除性診斷:
需鑒別周圍神經病變、靜坐不能、夜間腿肌痙攣等疾病。神經系統(tǒng)查體可發(fā)現(xiàn)腱反射異常或感覺減退者,需進一步行肌電圖或神經傳導檢查。
確診后建議保持規(guī)律作息,睡前溫水泡腳或適度按摩可緩解癥狀。缺鐵患者可增加紅肉、動物肝臟等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攝入。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但需避免睡前3小時劇烈運動。合并睡眠障礙者可嘗試認知行為療法,建立固定的睡眠覺醒節(jié)律。長期癥狀控制不佳時,需在神經內科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