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指標主要包括抗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和肝功能相關(guān)指標???HCV陽性提示既往或現(xiàn)癥感染,HCV-RNA檢測值超過檢測下限(通常為15-50IU/mL)即為異常,肝功能指標中谷丙轉(zhuǎn)氨酶(ALT)持續(xù)高于40U/L需警惕肝損傷。
1、抗-HCV檢測:
抗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是篩查丙肝感染的初級指標,陽性結(jié)果需結(jié)合HCV-RNA確認活動性感染?;瘜W發(fā)光法檢測中,樣本信號值與臨界值比值(S/CO)≥1.0判為陽性,但假陽性可能存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
2、HCV-RNA定量:
病毒載量檢測是確診現(xiàn)癥感染的金標準,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下限多為15IU/mL。臨床認為任何可檢測到的病毒量均需干預,高病毒載量(>800,000IU/mL)可能提示更快纖維化進展。
3、ALT水平:
谷丙轉(zhuǎn)氨酶升高反映肝細胞損傷,男性持續(xù)>40U/L、女性>35U/L屬于異常。但約30%慢性丙肝患者ALT可正常,需結(jié)合其他指標綜合判斷。
4、肝臟彈性檢測:
瞬時彈性成像技術(shù)(FibroScan)測定肝臟硬度值(LSM),≥7.4kPa提示顯著纖維化,>12.5kPa考慮肝硬化可能。該指標與肝活檢結(jié)果具有良好相關(guān)性。
5、血清學標志物:
包括APRI指數(shù)(AST/血小板比值)和FIB-4指數(shù),APRI>1.5或FIB-4>3.25提示晚期纖維化風險。這些無創(chuàng)指標可作為動態(tài)監(jiān)測工具。
建議確診丙肝患者保持低脂高蛋白飲食,避免酒精攝入,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定期監(jiān)測病毒載量及肝功能,肝硬化患者需每6個月進行甲胎蛋白和腹部超聲篩查。使用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治療期間,注意避免與葡萄柚、圣約翰草等食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