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支原體 您知道嗎

支原體感染誘發(fā)的疾病類型有很多,支原體就是罪魁禍首,對其了解還是很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支原體?
支原體是一類沒有細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過濾菌器、可用人工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增殖的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由于能形成絲狀與分枝形狀,故稱為支原體。支原體廣泛存在于人和動物體內(nèi),大多不致病,對人致病的支原體主要有肺炎支原體、溶脲脲原體、人型支原體、生殖器支原體等。巨噬細胞、lgG及IgM對支原體均有一定的殺傷作用。
生物學形狀
革蘭染色為陰性,但不易著色,一般用Giemsa染色,染成淡紫色。支原體主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亦可以出芽方式繁殖,分枝形成絲狀后斷裂呈球桿狀顆粒。大部分支原體繁殖速度比細菌慢,適宜生長溫度為35℃,最適pH值為7.8~8.0。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形成典型的“荷包蛋”狀菌落。支原體抵抗力較弱,對熱、干燥敏感,對75%乙醇、煤酚皂溶液敏感,對紅霉素、四環(huán)素、螺旋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等藥物敏感,但對青霉素類的抗生素不敏感。
致病性
支原體致病性較弱,一般不侵入血液,但可通過黏附作用與宿主細胞結(jié)合,從細胞膜獲取脂質(zhì)和膽固醇,使細胞膜損傷。溶脲脲原體可分解尿素放出大量的氨,對細胞有毒害。
主要致病支原體
1.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是引起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支氣管炎等。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多發(fā)于夏末秋初,1~15歲人群發(fā)病率較高。癥狀較輕,有不規(guī)則發(fā)熱、頭痛、刺激性咳嗽。有時并非支氣管肺炎,個別患者可出現(xiàn)呼吸道外的并發(fā)癥,如皮疹、心血管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臨床上常用分離培養(yǎng)、血清學試驗等進行檢查。
2.其他支原體
溶脲脲原體、人型支原體、生殖器支原體是引起人類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體,通過性接觸傳播,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道感染;亦可經(jīng)胎盤傳播引起早產(chǎn)、自然流產(chǎn)、先天畸形、死胎和不孕癥等,經(jīng)產(chǎn)道感染可致新生兒肺炎或腦膜炎。
防治原則
1.肺炎支原體
目前治療肺炎支原體的感染多采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如羅紅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等,或使用喹諾酮類藥物,如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
2.溶脲脲原體
我們了解支原體,主要是應對支原體感染,如果發(fā)現(xiàn)有類似病癥表現(xiàn),及時的進行治療還是很重要的。
加強宣教,切斷傳播途徑。感染者可用四環(huán)素類、喹諾酮類藥物治療。
支原體肺炎嗓子有痰出不來
支原體肺炎好治療嗎
支原體肺炎早期
支原體肺炎發(fā)病原因
抗肺炎支原體抗體陽性是什么意思
肺炎支原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兒童肺炎支原體怎么樣能根治
孕婦得支原體肺炎對胎兒有影響嗎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