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統(tǒng)計,我國的蠟樣芽胞桿菌食物中毒事件主要發(fā)生在幼兒園和學生食堂(35.1%)、飲食服務單位(34.4%)、職工食堂(17.7%),只有12%發(fā)生在家庭。因此,對學生食堂、職工食堂和飲食服務單位的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管尤其重要。
蠟樣芽胞桿菌食物中毒與飲食衛(wèi)生關系密切,食入的食品中含菌量越高,越容易發(fā)生中毒,且中毒癥狀越重。因此,學生食堂、職工食堂、飲食服務單位和家庭廚房一定要保持清潔,廚師和食品加工人員在加工食品前要洗手、戴口罩餐具要洗凈、消毒,生熟食品要分開加工和貯存,避免食品遭受蠟樣芽胞桿菌及其毒素的污染。
夏季的室溫保存下的米飯類食物最容易受蠟樣芽胞桿菌污染,導致食物中毒。因為20~30℃的室溫最有利于蠟樣芽胞桿菌的生長繁殖和產(chǎn)生毒素。被蠟樣芽胞桿菌污染的食物在高溫加熱后,即使蠟樣芽胞桿菌被殺死,但耐熱的嘔吐毒素仍可保持毒性,導致食物中毒。
我國大多數(shù)蠟樣芽胞桿菌食物中毒的食品都是沒有冷藏所致。因為在冰箱保存的低溫條件下蠟樣芽胞桿菌很難生長繁殖,也很少產(chǎn)生毒素。但食物長期冷藏保存后,也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瑞士曾有一起蠟樣芽胞桿菌中毒的事件,其中中毒食品在冰箱內保存了4天后食用后發(fā)生的。
一旦在進食后出現(xiàn)惡心、劇烈嘔吐或腹瀉癥狀,一定要到醫(y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使病情加重。群體事件要即時報告,對食物進行檢測,找出中毒食品,以免事件擴大。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544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575次瀏覽 2023-07-26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0次瀏覽 2025-03-28
2520次瀏覽 2024-11-17
2512次瀏覽 2024-11-09
2462次瀏覽 2024-12-16
2620次瀏覽 2025-01-18
2527次瀏覽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