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芪即黃芪,具有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等功效,主要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表虛自汗、水腫尿少、久潰不斂等癥狀。
黃芪味甘性溫,歸脾肺經(jīng),能補益脾肺之氣。脾虛氣陷導(dǎo)致的久瀉脫肛、內(nèi)臟下垂,可配伍升麻、柴胡等藥物;肺氣虛弱的咳嗽氣短,常與黨參、五味子同用。現(xiàn)代研究表明,黃芪中的黃芪多糖能增強免疫功能,改善疲勞狀態(tài)。
黃芪能固護肌表,適用于表虛不固的自汗癥狀。夜間盜汗或白天動輒汗出者,可配伍浮小麥、麻黃根;反復(fù)感冒人群可用黃芪配伍防風(fēng)、白術(shù)組成玉屏風(fēng)散。藥理實驗顯示,黃芪可調(diào)節(jié)T淋巴細胞功能,減少呼吸道感染概率。
黃芪通過補氣促進水液代謝,適用于氣虛導(dǎo)致的水腫。慢性腎病水腫或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腫,常與防己、白術(shù)配伍;肝硬化腹水可搭配茯苓、大腹皮。動物實驗證實,黃芪提取物能增加腎小球濾過率,減輕蛋白尿。
黃芪能促進瘡瘍潰爛面愈合,用于氣血不足的瘡瘍久不收口。糖尿病足潰瘍可配伍當(dāng)歸、金銀花;術(shù)后傷口愈合遲緩可配合白及、血竭。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黃芪注射液能加速創(chuàng)面肉芽組織生長,減少瘢痕形成。
黃芪中的黃芪甲苷具有類胰島素作用,能改善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可配伍生地黃、天花粉;糖尿病前期人群適合用黃芪代茶飲。研究顯示,黃芪多糖能保護胰島β細胞,但需注意陰虛火旺者慎用。
使用黃芪需辨證施治,陰虛陽亢者忌用。日??扇?-10克黃芪泡水代茶,或與雞肉、排骨燉湯。服用期間忌食蘿卜、綠豆,感冒發(fā)熱時應(yīng)停用。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配伍使用,不可自行大劑量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腹脹、上火等不適。
224次瀏覽 2025-10-03
130次瀏覽 2025-10-03
416次瀏覽 2025-10-03
86次瀏覽 2025-10-03
676次瀏覽 2024-01-05
227次瀏覽 2025-10-03
210次瀏覽 2025-10-03
159次瀏覽 2025-10-03
518次瀏覽 2025-10-03
3332次瀏覽 2025-10-03
59次瀏覽 2025-07-15
135次瀏覽 2025-10-03
295次瀏覽 2025-10-03
466次瀏覽 2025-10-03
150次瀏覽 2025-10-03
818次瀏覽 2025-10-03
219次瀏覽 2025-10-03
201次瀏覽 2025-10-03
259次瀏覽 2025-10-03
121次瀏覽 2025-10-03
226次瀏覽 2025-10-03
221次瀏覽 2025-10-03
199次瀏覽
264次瀏覽
297次瀏覽
306次瀏覽
27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