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會出現(xiàn)骨折的現(xiàn)象,有很多人出現(xiàn)骨折之后不注意做好手術后的康復鍛煉,所以康復的比較慢,如果我們在手術后能夠積極的做好康復鍛煉的話那么就能夠讓自己快速康復起來,所以骨折后的康復鍛煉是十分重要的,那么骨折術后如何鍛煉呢?
愈合期的康復鍛煉:手術后3~5天開始臥位坐保健體操練習,每日1~2次,主要內容包括趾與踝的主動練習、股四頭肌和臀大肌的靜力性收縮;第2周在醫(yī)護人員的扶持下不使股骨旋轉與內收,做髖、膝主動屈伸運動,動作輕柔,幅度小,重復次數(shù)少,以不引起明顯疼痛為度;同期上肢行支撐肌肉的抗阻練習,包括胸大肌、背闊肌、肱三頭肌等。術后第2個月,坐在床邊雙小腿下垂,膝關節(jié)緊貼床沿,患肢行主動屈伸練習,以雙下肢不腫脹、膝關節(jié)主動伸直達60°以上為佳;術后6周后可在坐位行主動屈髖、伸膝練習。不宜在床上盤坐,以免髖關節(jié)外旋影響股骨頸骨折的穩(wěn)定性。在床沿坐,雙小腿踩踏腳凳上,練習用雙臂撐起上身和雙臂支撐并向后上方抬起臀部。
術后3個月,可增加下列練習:①仰臥位,患肢伸直做主動下肢內收、外展運動,以及俯臥位患肢伸直抬高做伸髖肌力練習。②坐位做抗阻股四頭肌練習,必要時做恢復膝關節(jié)屈、伸活動范圍的練習。年齡較輕、體質較強的患者可作雙掖杖兩點步行,患肢不負重。
恢復期:骨折愈合進入恢復期,此期要加強髖、膝、踝部的練習活動,患肢逐步恢復負重,以恢復髖與膝的關節(jié)活動范圍,恢復行動能力,加強下肢的穩(wěn)定性。
第一個月增加下列練習:①髖關節(jié)屈伸的關節(jié)活動范圍牽伸。扶桿雙足站立做踝關節(jié)主動的屈伸、內翻、外翻運動及下蹲起立。再1周后,增加扶桿站立做雙下肢交替步運動。平行桿內步行和用雙掖杖做四點步行。第2個月,可練習用健側上肢拄單拐步行,2周后可改由患肢上肢扶拐。第3個月,可改為由健側上肢扶手杖步行。增強髖關節(jié)的內收、外展和旋轉練習。2周后改由患側上肢扶手杖步行。
以后再逐步提高下肢負重能力、耐力和行動能力及adl功能,包括變速行走、跨越障礙、拾取落地物件、上下樓梯、用廁所、洗浴等。這一過程可長達1~1.5年,期間應定期復查,包括x線片復查,查看功能恢復情況,觀察有無股骨頭壞死的傾向。
32250次播放 2025-05-22
94705次播放 2021-05-10
88436次播放 2021-05-10
93864次播放 2021-05-10
65695次瀏覽
60913次瀏覽
66877次瀏覽
66792次瀏覽
62361次瀏覽
55712次播放 2019-04-26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187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869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0次瀏覽 2025-09-04
5012次瀏覽
4889次瀏覽
4730次瀏覽
4781次瀏覽
495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