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具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潤肺止咳、降低血糖、增強(qiáng)免疫力等功效。山藥含有豐富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黏液蛋白、皂苷、尿囊素等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及免疫系統(tǒng)。
山藥中的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能促進(jìn)碳水化合物分解,幫助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脹腹瀉。黏液蛋白可保護(hù)胃黏膜,減輕胃酸刺激。慢性胃炎患者可搭配茯苓、白術(shù)等藥材調(diào)理,但需避免與堿性藥物同服。
山藥所含皂苷和尿囊素具有類激素樣作用,可調(diào)節(jié)腎小球?yàn)V過功能,緩解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男性遺精滑泄者可配伍芡實(shí)、蓮子,女性白帶過多宜與白果同用。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攝入量以防血糖波動。
黏液蛋白能在呼吸道形成保護(hù)膜,緩解干咳無痰或痰少黏稠癥狀。對慢性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等引起的虛勞咳嗽有輔助療效。可搭配杏仁、百合燉湯,但風(fēng)寒咳嗽者慎用。
山藥多糖能延緩葡萄糖吸收,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動物實(shí)驗(yàn)顯示其提取物可使空腹血糖下降,但需注意烹飪方式——蒸煮比油炸更利于保留活性成分。建議糖友每日食用不超過200克,并監(jiān)測餐后血糖。
山藥富含的維生素C、鋅和硒等微量元素可促進(jìn)淋巴細(xì)胞增殖,提升巨噬細(xì)胞活性。術(shù)后體虛或易感冒人群可長期適量食用,推薦與枸杞、紅棗搭配增強(qiáng)效果。過敏體質(zhì)者首次食用應(yīng)少量嘗試。
日常食用建議選擇表皮完整、斷面潔白的鮮山藥,每周3-4次為宜,可蒸煮、煲湯或制作糕點(diǎn)。糖尿病患者需計入主食總量,胃腸手術(shù)后患者應(yīng)制成糊狀食用。出現(xiàn)皮膚瘙癢、口腔麻木等過敏癥狀應(yīng)立即停用。藥用時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配伍使用,避免與甘遂、大戟等峻下逐水藥同用。
425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84次瀏覽 2025-10-24
 
                          77次瀏覽 2025-10-24
 
                          50次瀏覽 2025-10-24
149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571次瀏覽 2025-10-24
 
                            
                          174次瀏覽 2025-03-21
125次瀏覽 2025-10-24
 
                            
                          187次瀏覽 2025-07-15
 
                          122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163次瀏覽 2025-10-24
87次瀏覽 2025-10-24
 
                          57次瀏覽 2025-10-24
 
                          150次瀏覽 2025-10-24
 
                          96次瀏覽 2025-10-24
95次瀏覽 2025-10-24
 
                          105次瀏覽 2025-10-24
 
            357次瀏覽
 
            285次瀏覽
 
            678次瀏覽
 
            658次瀏覽
 
            77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