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癥的診斷到底有哪些方法呢?敗血癥的出現(xiàn)還是比較常見的,并且也是比較嚴重的一種疾病,可能我們在生活中受傷后不經(jīng)意間就會引發(fā)敗血癥的出現(xiàn),因此我們一定要保證對這種疾病的及時的發(fā)現(xiàn),那么敗血癥的診斷到底有哪些方法呢?
一、敗血癥常用的血液檢查
1、血象:白細胞總數(shù)大多顯著增高,達10~30×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多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可出現(xiàn)明顯的核左移及細胞內(nèi)中毒顆粒。少數(shù)革蘭陰性敗血癥及機體免疫功能減退者白細胞總數(shù)可正常或稍減低。
2、中性粒細胞四唑氮藍(NBT)試驗:此試驗僅在細菌感染時呈陽性,可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正常在百分之八以下),有助于病毒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與細菌感染的鑒別。
3、血液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對于敗血癥來說,這是最有價值的檢查項目。
二、敗血癥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
1、病灶感染史。
2、起病急、寒顫高熱、體溫波動大,出汗較多,一般情況進行性衰竭,可有大關(guān)節(jié)疼痛。中毒癥狀嚴重者可有譫妄、昏迷及休克。
3、肝、脾腫大,皮膚粘膜淤點,可有黃疸、貧血。
4、遷徙性病灶(多見于化膿球菌,特別是金葡菌感染)。
5、白細胞總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增多,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嚴重感染或某些革蘭氏陰性菌感染者,白細胞總數(shù)可減少。
6、淤點、淤斑涂片找細菌。
7、血或骨髓培養(yǎng)陽性,排除污染者可確診。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101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812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0次瀏覽 2025-07-01
3858次瀏覽 2024-12-13
4230次瀏覽 2024-11-26
3928次瀏覽 2024-12-19
3915次瀏覽 2024-10-31
3955次瀏覽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