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潔 副主任醫(yī)師
2025-04-13 14:54 回答了該問題
耳朵里面掏出濕黃的東西通常是耳屎耵聹,這可能與耳道分泌物增多、耳朵濕度較高或感染等情況有關。以下我們從原因和處理方法為您詳細解答。
1、耳道分泌物增加
耳朵中的耵聹是耳道皮膚的腺體分泌的一種天然物質(zhì),具有保護耳朵的功能。如果掏出濕黃的耳屎,這通常是因為分泌的耵聹為濕性,屬于個人體質(zhì)差異,尤其在濕耳類型個體中常見。這與遺傳有一定關系,濕耳的人耳屎呈濕軟或黏性。通常不需要太多干預,只需定期清潔即可。
2、耳道濕度較高
周圍環(huán)境濕度較高或者出汗過多,會導致耳道濕潤度增加,使耵聹變得濕軟。洗頭、游泳時進水也可能出現(xiàn)類似濕黃分泌物增加的情況。此時需保持耳道干燥,洗澡和游泳后輕輕擦干外耳道即可避免問題加重。
3、細菌或真菌感染
若耳朵分泌濕黃物質(zhì)伴隨耳朵瘙癢、疼痛或異味,可能提示外耳道炎或霉菌感染。這通常由耳道長期潮濕、局部皮膚損傷或刺激引起。建議您及時就醫(yī),醫(yī)生可能會建議抗菌治療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或抗真菌藥物如特比萘芬乳膏配合使用,嚴重時需清理耳道并按療程治療。
4、耳膜穿孔或中耳炎
耳道內(nèi)帶黃色濕性液體,也可能源于耳膜穿孔或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或化膿性中耳炎。尤其當分泌物伴有耳痛、聽力下降或流膿癥狀時,需要高度重視。醫(yī)生可能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清除分泌物、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膠囊、局部沖洗等處理方式,必要時可能需進行手術修補。
5、其他病理可能
在極少數(shù)情況下,濕黃分泌物可能提示耳道內(nèi)的腫物如外耳道濕疹或腫瘤,但此類癥狀常伴隨持續(xù)的不適或形態(tài)異常,需專業(yè)耳鼻喉科醫(yī)生鑒別診斷。
日常生活中,減少過度掏耳習慣,避免破壞耳道正常環(huán)境。如果耳朵分泌物量多、顏色或氣味異常,勿盲目處理或使用工具深入掏挖,及時尋求醫(yī)師幫助是最安全的選擇。
耳朵進水中耳炎還是外耳炎
1個問答
耳朵扣出血得中耳炎
1個問答
耳朵痛是上火嗎
1個問答
可以不可以做耳朵畸形整形
1個問答
洗耳朵多少錢一次
1個問答
帶耳機耳朵出油厲害是怎么辦
1個問答
耳朵疼眨眼太陽穴疼怎么辦
1個問答
耳朵積液算中耳炎嗎
1個問答
耳朵里面長了個痘痘是什么原因
1個問答
耳朵進去會得中耳炎嗎
1個問答
肛門口癢怎么治療
1個問答
日光疹是怎么引起的
1個問答
乳腺纖維腺瘤吃藥會消除腫塊嗎
1個問答
手指腱鞘炎最佳治療方法
1個問答
椎動脈頸椎病嚴重嗎
1個問答
晚上體溫37.3度正常嗎
1個問答
不疼不癢凸起的皮疹
1個問答
針灸坐骨神經(jīng)痛是怎么回事
1個問答
高度近視手術風險
1個問答
肌酐110能恢復正常嗎
1個問答
2025-04-11
2025-04-13
2025-04-10
2025-04-14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