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要補充什么營養(yǎng)成分
運動時需重點補充水分、電解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運動過程中身體消耗大量能量,及時補充這些營養(yǎng)素有助于維持體能、促進恢復并預防運動損傷。
運動時出汗會導致體內水分流失,脫水可能引發(fā)疲勞、頭暈甚至肌肉痙攣。建議運動前2小時飲用500毫升水,運動中每15-20分鐘補充150-200毫升。高強度運動超過1小時可選用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但需避免含糖量過高的產(chǎn)品。
鈉、鉀、鎂等電解質隨汗液大量流失,可能引發(fā)肌肉抽搐和心律異常。香蕉、椰子水富含鉀元素,堅果類食物可補充鎂。長時間運動可適量攝入含鈉食物如淡鹽水或專業(yè)電解質補充劑,但高血壓患者需控制鈉攝入量。
運動時肌肉主要依賴糖原供能。運動前1-2小時可食用低升糖指數(shù)食物如燕麥片,運動中持續(xù)補充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汁、能量膠。運動后2小時內補充高升糖指數(shù)食物如米飯、面包,有助于快速恢復肌糖原儲備。
蛋白質對運動后肌肉修復至關重要。耐力運動后需按體重每公斤補充0.8-1.2克蛋白質,力量訓練后需1.2-1.7克。優(yōu)質蛋白來源包括乳清蛋白、雞蛋、魚類,植物蛋白可選擇豆類制品。運動后30分鐘內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
維生素B族參與能量代謝,維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全谷物、深綠色蔬菜富含B族維生素,柑橘類水果和堅果分別提供維生素C和E。日常飲食均衡者通常無需額外補充維生素制劑,但長期大強度運動者可考慮復合維生素補充。
運動營養(yǎng)補充需根據(jù)運動類型、強度和個人體質調整。有氧運動應側重碳水化合物和電解質補充,無氧運動需增加蛋白質攝入。普通健身人群通過天然食物即可滿足需求,專業(yè)運動員可在營養(yǎng)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方案。運動后恢復期建議多食用色彩豐富的蔬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空腹運動或暴飲暴食。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在醫(yī)生監(jiān)督下調整營養(yǎng)補充策略。
如何讓自己堅持運動健身
復禾遷移
運動完后怎么緩解疲勞
復禾遷移
為什么無氧運動不能減肥瘦身呢
復禾遷移
冬天做什么運動能增強體質
復禾遷移
哺乳期運動會導致奶變少嗎
復禾遷移
早上空腹運動好不好
復禾遷移
便秘做什么運動好?
復禾遷移
微波爐加熱的飯菜有營養(yǎng)嗎
復禾遷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