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貧日-關注地貧科學防治

2020年5月8日是第27個“世界地貧日”,今年廣東省的宣傳主題是“關注地貧,科學防治”,旨在進一步宣傳普及地貧知識,聚焦地貧科學防治,提高群眾對地貧的認識,讓群眾轉變觀念,身體力行支持參與地貧科學防治工作,減少重度地貧兒的出生。
什么是貧困?
地貧是地中海貧血的簡稱,在我國以南地區(qū)很多,特別是廣東、廣西和海南三省,其中廣東最多,平均每6個廣東人中有1個地貧基因攜帶者。
該病是由于珠蛋白合成障礙引起的遺傳溶血性疾病,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血紅蛋白中的珠蛋白鏈中的一種或幾種合成減少或不能合成,血紅蛋白的構成成分發(fā)生變化,嚴重時溶血和貧血。
根據(jù)其嚴重性,可分為
1、輕量貧困: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xiàn),與普通人一樣,不需要特殊治療,人群中的貧困基因攜帶者一般屬于這種類型。
2、中間型貧困:臨床表現(xiàn)差異大,中度貧血癥狀輕,中度貧血者全身疲勞,肝、脾腫大,出現(xiàn)輕度黃疸,服藥時急性溶血加重貧血癥狀,生命危險。
3、嚴重貧困:嚴重α地貧困胎兒一般在妊娠末期出現(xiàn)水腫綜合征,有可能死亡,或者出生后立即死亡。重度β地貧患者出生時沒有臨床癥狀,一般3~6個月后開始出現(xiàn)逐漸惡化的貧血,眼距變寬,鼻梁變平等面部變化,需要經(jīng)常輸血維持生命,一般不能成年。
如何科學地預防貧困兒童的出生?
首先,貧困多發(fā)地區(qū)和有家族史的人必須具備貧困知識,了解自己是貧困患者還是基因攜帶者。其次,結婚前,可以進行基因檢查,發(fā)現(xiàn)夫妻雙方是否攜帶地中海貧血基因,指導同類型的基因攜帶者在懷孕期間提前接受產(chǎn)前診斷,或者選擇胚胎移植前遺傳學診斷技術懷孕,達到優(yōu)生目的。
一般情況下,夫妻雙方確定為同類輕型貧困,妻子懷孕后,懷孕的胎兒中有1/4的概率為正常胎兒,1/2的概率為父母同類輕型貧困,1/4的概率為中間型或重型貧困。
另外,如果夫妻雙方都是同類型的地貧基因攜帶者,懷孕后,應該在第一時間進行產(chǎn)前遺傳咨詢,對胎兒進行基因檢查,確定胎兒的地貧基因類型,評價胎兒出生后患有嚴重貧血的風險,建議孕婦盡快采取干預措施,避免重型地中海貧血胎兒出生。
地中海貧血目前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只有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可以治療中重度β-地中海貧血的方法,但治療費用非常昂貴,而且只有少數(shù)患者可以配合,治療結果差異很大,預防地貧兒的出生非常重要。地貧難治,但可預防控制,建議高危人群有效開展婚前、孕前、產(chǎn)前地貧干預,有效防止中重度地貧患兒的出生。
吃了緊急避孕藥能吃檳榔嗎
博禾醫(yī)生
34歲患上卵巢早衰怎么辦呢
博禾醫(yī)生
30多歲卵巢早衰怎么治療
博禾醫(yī)生
34歲會卵巢早衰嗎為什么
博禾醫(yī)生
45歲卵巢早衰怎么調理身體
博禾醫(yī)生
絨毛膜癌腦轉移引起什么癥狀
大豆異黃酮可以治療卵巢早衰嗎
卵巢早衰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