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動過緩是指心臟竇房結發(fā)放的沖動頻率低于正常范圍,通常成人靜息心率低于60次/分鐘。竇性心動過緩的嚴重程度取決于具體病因和癥狀,部分人群可能無癥狀且無需治療,但嚴重時可能導致供血不足,需及時就醫(yī)。
竇性心動過緩的病因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生理因素:運動員或長期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可能低于正常范圍,屬于生理性適應,無需治療。2.病理因素:心臟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可能導致竇房結功能異常,引發(fā)心動過緩。3.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可能抑制竇房結功能,導致心率下降。4.代謝異常:甲狀腺功能減退、電解質紊亂等代謝問題也可能引發(fā)心動過緩。5.遺傳因素:部分人群可能存在先天性竇房結功能障礙,導致心率偏低。
對于竇性心動過緩的治療,需根據(jù)病因和癥狀采取不同措施:1.生理性心動過緩無需特殊處理,定期監(jiān)測心率即可。2.若由藥物引起,醫(yī)生可能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3.對于病理性心動過緩,需針對原發(fā)病進行治療,如使用抗炎藥物控制心肌炎,或通過手術改善冠心病。4.嚴重心動過緩且伴有明顯癥狀如頭暈、乏力、暈厥時,可能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以維持正常心率。5.調整生活方式,如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規(guī)律作息、均衡飲食等,也有助于改善癥狀。
竇性心動過緩的嚴重性因人而異,關鍵在于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措施。若出現(xiàn)明顯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避免延誤治療。對于無癥狀的生理性心動過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監(jiān)測心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