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是內痔和外痔同時存在的疾病,常見癥狀包括便血、肛門腫物脫出、疼痛及肛門瘙癢。及時識別癥狀有助于早期干預,避免病情加重。
1. 便血
混合痔患者排便時可能出現鮮紅色血液,血液附著于糞便表面或滴落。出血量從少量到大量不等,長期出血可能導致貧血。保持大便通暢是關鍵,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火龍果、芹菜,每日飲水量不低于1500ml。局部使用含有氫化可的松的痔瘡膏可減輕炎癥。
2. 肛門腫物脫出
痔核隨排便脫出肛門外,初期可自行回納,后期需手動推回或持續(xù)外脫。脫出物可能發(fā)生嵌頓,引發(fā)劇烈疼痛。溫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0分鐘,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凱格爾運動能增強盆底肌肉力量,具體做法是收縮肛門肌肉5秒后放松,重復10次為一組,每天練習3組。
3. 疼痛
血栓形成或痔核嵌頓時產生持續(xù)性刺痛,尤其在久坐或排便后加劇。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緩解疼痛,但不宜長期使用。選擇環(huán)形坐墊減輕肛門壓力,避免騎行等壓迫肛門的運動。局部冷敷可暫時麻痹痛覺神經,每次不超過15分鐘。
4. 肛門潮濕瘙癢
痔核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膚引發(fā)瘙癢,抓撓可能導致感染。穿純棉透氣內褲,排便后使用無酒精濕巾清潔。含氧化鋅的護臀霜能形成保護膜,爐甘石洗劑可止癢。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攝入,這些會加重局部充血。
混合痔癥狀進展具有階段性,當出現排便后痔核無法回納、持續(xù)出血或劇烈疼痛時,需立即就醫(yī)。手術治療包括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傳統(tǒng)外剝內扎術以及超聲刀切除術,醫(yī)生會根據痔核大小和位置選擇合適方案。日常預防重于治療,建立規(guī)律排便習慣,控制如廁時間在5分鐘內,避免久坐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