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的檢查主要有純音測聽、聲導抗測試、耳聲發(fā)射檢查、聽性腦干反應測試、影像學檢查等。
純音測聽是評估聽力水平的基礎檢查,通過不同頻率的聲音刺激判斷患者聽力損失程度。測試時需佩戴耳機,對左右耳分別進行檢測,能夠明確耳鳴是否伴隨聽力下降。該檢查無創(chuàng)且操作簡單,可初步篩查感音神經性聾或傳導性聾。
聲導抗測試用于評估中耳功能狀態(tài),通過探測耳道內壓力變化檢測鼓膜活動度。可幫助鑒別中耳炎、耳硬化癥等中耳病變引起的耳鳴,同時能判斷咽鼓管功能是否異常。檢查過程中需配合吞咽動作,兒童患者可能需家長安撫。
耳聲發(fā)射檢查通過記錄耳蝸外毛細胞產生的聲能信號,評估耳蝸功能完整性。適用于早期噪聲性聾、藥物性聾等內耳病變的篩查,能發(fā)現(xiàn)常規(guī)聽力檢查難以捕捉的輕微損傷。該檢查對突發(fā)性耳鳴的病因診斷有較高參考價值。
聽性腦干反應測試通過電極記錄聽覺通路神經電活動,判斷聽覺傳導通路是否異常??蓹z測聽神經瘤、多發(fā)性硬化等中樞性疾病導致的耳鳴,尤其適用于無法配合主觀聽力檢查的患者。檢查前需清潔皮膚并保持安靜狀態(tài)。
影像學檢查包括顳骨CT或頭顱MRI,能直觀顯示內耳結構、聽神經及腦組織病變。CT對骨質異常如骨折、畸形更敏感,MRI則擅長檢測軟組織腫瘤、血管壓迫等病因。懷疑聽神經瘤、血管性耳鳴時需優(yōu)先選擇影像學檢查。
耳鳴患者檢查前應避免接觸強噪聲,保持耳道清潔干燥。檢查當日不要使用耳塞或耳機,女性需提前取下耳環(huán)。若伴隨眩暈、聽力驟降等癥狀需及時告知醫(yī)生。日常需控制咖啡因攝入,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疲勞加重耳鳴。長期耳鳴者建議定期復查聽力,必要時可進行前庭功能評估。
118次瀏覽 2025-09-20
106次瀏覽 2025-09-20
187次瀏覽 2025-07-15
329次瀏覽 2025-09-20
151次瀏覽 2025-09-20
216次瀏覽 2025-09-20
0次瀏覽 2025-09-20
661次瀏覽 2025-09-20
317次瀏覽 2025-09-20
161次瀏覽 2025-09-20
282次瀏覽 2025-09-20
577次瀏覽 2025-09-20
177次瀏覽 2025-09-20
174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9-20
365次瀏覽 2025-09-20
124次瀏覽 2025-09-20
205次瀏覽 2025-09-20
115次瀏覽 2025-09-20
3817次瀏覽 2025-09-20
602次瀏覽 2025-09-20
389次瀏覽 2025-09-20
216次瀏覽
278次瀏覽
220次瀏覽
255次瀏覽
226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