噯氣吞酸屬于常見中醫(yī)病癥,其中噯氣是指胃部氣體上出咽喉,由于胃氣失和上逆所致,主要分為食滯停胃型和肝氣犯胃型。而吞酸則是指胃內(nèi)酸水上攻到口腔等部位,會有胃寒呃逆和胃火呃逆、脾腎陽虛型等多個類型,但主要與肝氣犯胃有關(guān)。
很多人在感覺到胃部不舒服,尤其是反酸反胃時,都會考慮去中醫(yī)門診進行檢查,此時可能會查出存在有噯氣吞酸的病癥。如果對中醫(yī)病癥了解不多,可能就不清楚具體是怎么回事,從而影響正常治療和調(diào)理。那么噯氣吞酸什么意思呢?
一、噯氣吞酸什么意思
1.噯氣
噯氣就是通常所說的打飽嗝,是指從胃部排出一些無味氣體,有時可伴隨有腥臭味。一般見于各種消化道疾病,特別是反流性食管炎和消化性潰瘍患者最易出現(xiàn)。而從中醫(yī)角度來說,噯氣則是胃部氣體上出咽喉而發(fā)出的一種聲響,具有聲音長且緩慢的特點,屬于胃氣失和上逆的表現(xiàn)之一。
2.吞酸
吞酸是指胃內(nèi)酸水上攻到口腔以及咽喉部位,可表現(xiàn)為噯氣反復(fù)性發(fā)作,一般是與肝氣犯胃有關(guān)聯(lián)。在臨床方面主要是在胃潰瘍和慢性胃炎一類胃部疾病患者當中發(fā)生。
二、噯氣吞酸有哪些類型
1.噯氣
(1)食滯停胃型
噯氣可能是屬于食滯停胃型,此時會伴隨有酸腐臭味,噯聲有悶濁的特點。而且會有惡心想吐、胸脘痞悶以及不思飲食的癥狀,舌苔會變得厚膩,需要服用枳實導(dǎo)滯丸一類藥物進行調(diào)理。
(2)肝氣犯胃型
肝氣犯胃會導(dǎo)致噯氣發(fā)作,此時具有聲音響亮、發(fā)作頻繁的特征,可伴隨有胸悶不舒、脅肋隱痛以及舌苔薄白一類反應(yīng),需要使用柴胡疏肝散以及氣滯胃痛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
2. 吞酸
吞酸在中醫(yī)方面主要分為四種類型,比較多見的為胃寒呃逆和胃火呃逆。若同時有手足冰涼和面色蒼白癥狀,則一般屬于脾腎陽虛型。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胃陰不足所致,主要會有口舌干燥、煩渴不安等不良反應(yīng),需要用水煎服益胃湯調(diào)理。
19次瀏覽 2025-07-17
9次瀏覽 2025-07-17
12次瀏覽 2025-07-17
13次瀏覽 2025-07-17
14次瀏覽 2025-07-17
18次瀏覽 2025-07-17
109次瀏覽 2025-03-21
10次瀏覽 2025-07-17
10次瀏覽 2025-07-17
21次瀏覽 2025-07-17
8次瀏覽 2025-07-17
25次瀏覽 2025-07-17
629次瀏覽 2024-01-05
17次瀏覽 2025-07-17
9次瀏覽 2025-07-17
13次瀏覽 2025-07-17
12次瀏覽 2025-07-17
9次瀏覽 2025-07-17
17次瀏覽 2025-07-17
12次瀏覽 2025-07-17
16次瀏覽 2025-07-17
9次瀏覽 2025-07-17
4050次瀏覽 2025-02-09
4168次瀏覽 2025-01-06
4056次瀏覽 2025-01-12
4139次瀏覽 2024-12-31
4222次瀏覽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