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生津止渴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熱病煩渴、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小便不利等癥狀。
竹葉青性寒涼,能清除體內(nèi)熱毒,緩解因熱邪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癥狀。對于風(fēng)熱感冒初期出現(xiàn)的發(fā)熱頭痛,可用鮮品煎水代茶飲。其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能減輕黏膜充血水腫。需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避免加重腹瀉癥狀。
竹葉青能促進體內(nèi)水分代謝,改善小便短赤、下肢浮腫等情況。對于濕熱型腎炎導(dǎo)致的面部浮腫,常與白茅根配伍使用。所含鉀離子可調(diào)節(jié)電解質(zhì)平衡,但腎功能不全者應(yīng)控制用量。使用期間需監(jiān)測尿量變化,出現(xiàn)異常應(yīng)及時停用。
竹葉青能刺激唾液分泌,緩解糖尿病或高熱引起的口干癥狀。夏季暑熱傷津時,可取干品與烏梅同煎作解暑飲品。其多糖成分具有保水作用,但糖尿病患者需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使用,避免影響血糖控制。
竹葉青對血熱妄行引起的鼻衄、牙齦出血有輔助療效。外傷出血時可用鮮葉搗敷患處,其鞣質(zhì)成分能促進血小板聚集。但嚴重出血性疾病仍需結(jié)合西醫(yī)治療,不可單獨依賴草藥止血。
竹葉青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皮膚癤腫時可用煎劑外洗,配合連翹、金銀花等增強療效。但細菌感染嚴重者應(yīng)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使用竹葉青期間應(yīng)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體質(zhì)虛寒者建議配伍生姜調(diào)和藥性。鮮品每日用量不宜超過30克,干品控制在10-15克。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yīng)應(yīng)立即停用。孕婦及嬰幼兒使用前需咨詢中醫(yī)師,避免自行采食野生品種以防誤認。長期服用需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建議連續(xù)使用不超過2周。
 
                          46次瀏覽 2025-10-03
 
                          584次瀏覽 2025-10-03
233次瀏覽 2025-10-03
 
                          868次瀏覽 2025-10-03
 
                          139次瀏覽 2025-10-03
 
                          62次瀏覽 2025-10-03
438次瀏覽 2025-10-03
575次瀏覽 2025-10-03
 
                          824次瀏覽 2025-10-03
 
                          110次瀏覽 2025-10-03
 
                          357次瀏覽 2025-10-03
 
                          981次瀏覽 2025-10-03
 
                          155次瀏覽 2025-10-03
 
                            
                          878次瀏覽 2023-09-06
 
                          504次瀏覽 2025-10-03
 
                          367次瀏覽 2025-10-03
 
                          938次瀏覽 2025-10-03
 
                            
                          59次瀏覽 2025-07-15
 
                          358次瀏覽 2025-10-03
 
                          145次瀏覽 2025-10-03
166次瀏覽 2025-10-03
 
                          237次瀏覽 2025-10-03
 
            226次瀏覽
 
            388次瀏覽
 
            148次瀏覽
 
            319次瀏覽
 
            30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