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15人閱讀
癔癥又稱分離轉換性障礙,臨床癥狀主要有感覺障礙、運動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分離性遺忘和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等。
感覺障礙表現為肢體麻木、針刺感或蟻走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視覺、聽覺或嗅覺異常。這些癥狀通常與心理因素相關,檢查時無相應器質性病變?;颊呖赡軐μ囟ù碳み^度敏感或完全無反應,癥狀分布不符合神經解剖規(guī)律。感覺障礙可通過心理治療緩解,嚴重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鹽酸帕羅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等抗抑郁藥物。
運動障礙包括肢體癱瘓、震顫、步態(tài)異?;虺榇ぐl(fā)作。癱瘓多為單癱或截癱,肌張力正?;蛟龈?,腱反射存在。抽搐發(fā)作時意識清晰,無大小便失禁或舌咬傷。癥狀具有表演性,在注意力分散時可能減輕。運動障礙持續(xù)時間從數小時到數周不等,物理檢查無神經系統(tǒng)損害證據??祻陀柧毥Y合心理疏導有助于癥狀改善。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過度換氣、心悸、惡心嘔吐或假性妊娠。患者可能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出汗增多等癥狀。這些癥狀與情緒波動密切相關,客觀檢查無異常發(fā)現。深呼吸訓練和放松療法可緩解癥狀,必要時可短期使用阿普唑侖片控制焦慮癥狀。
分離性遺忘表現為突然無法回憶重要個人信息,遺忘內容多與創(chuàng)傷事件相關。記憶喪失具有選擇性,一般知識和技能保留完整。遺忘時間從數小時到數月不等,可能突然恢復記憶。心理治療幫助患者處理創(chuàng)傷記憶,嚴重病例可考慮使用奧氮平片輔助治療。
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表現為存在兩個或更多不同身份狀態(tài),不同身份可能有不同姓名、記憶和行為模式。身份轉換常由心理壓力觸發(fā),可能伴有時間感喪失。癥狀持續(xù)時間長短不一,對日常生活造成明顯影響。長期心理治療是主要干預方式,可配合使用喹硫平片穩(wěn)定情緒。
癔癥患者需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刺激。家屬應給予充分理解和支持,不要過度關注癥狀表現。建議參與適度體育鍛煉如瑜伽、散步等,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飲食方面注意營養(yǎng)均衡,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攝入。癥狀持續(xù)或加重時應及時尋求專業(yè)心理幫助,不要自行調整藥物劑量。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