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副主任醫(yī)師
風疹和蕁麻疹可通過病因、癥狀特征及病程進行區(qū)分。風疹是由風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表現為粉紅色斑丘疹、低熱及淋巴結腫大;蕁麻疹則屬于過敏性皮膚病,以突發(fā)的風團伴瘙癢為主要特征,通常與食物、藥物過敏或物理刺激有關。
風疹由風疹病毒通過飛沫傳播引發(fā),具有傳染性,多見于兒童和未接種疫苗的成人。蕁麻疹的病因復雜,常見于過敏反應,如攝入海鮮、堅果等致敏食物,接觸花粉、塵螨,或服用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藥物,冷熱刺激、壓力等物理因素也可誘發(fā)。
風疹的皮疹為粉紅色或淡紅色斑丘疹,直徑1-3毫米,從面部開始蔓延至全身,3天內逐漸消退,可能伴有脫屑。蕁麻疹表現為大小不等的蒼白色或紅色風團,邊界清晰,形態(tài)不規(guī)則,可融合成片,通常在24小時內自行消退但反復發(fā)作。
風疹患者常出現低熱、頭痛、咽痛等前驅癥狀,耳后和枕部淋巴結腫大有觸痛。蕁麻疹發(fā)作時多伴劇烈瘙癢,嚴重者可出現血管性水腫,如口唇、眼瞼腫脹,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發(fā)喉頭水腫導致呼吸困難。
風疹病程具有自限性,皮疹3天后消退,淋巴結腫大可持續(xù)數周,孕婦感染可能致胎兒畸形。蕁麻疹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病程短于6周,慢性者反復發(fā)作超過6周,需長期排查過敏原。
風疹確診需檢測血清風疹病毒IgM抗體,治療以對癥為主,可選用布洛芬混懸液退熱。蕁麻疹通過病史和體格檢查診斷,急性期常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劑抗過敏,嚴重者需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
出現皮疹時建議記錄發(fā)作時間、形態(tài)變化及可能誘因,避免搔抓皮膚。風疹患者需隔離至皮疹消退后5天,接觸者應接種疫苗;蕁麻疹患者需排查過敏原,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急性發(fā)作期可冷敷緩解瘙癢。若出現高熱不退、呼吸困難等嚴重癥狀,須立即就醫(yī)。
蕁麻疹與濕疹有什么區(qū)別
1個問答
蕁麻疹快速止癢小妙招
1個問答
蕁麻疹能做激光脫毛嗎
1個問答
濕疹和蕁麻疹的區(qū)別
1個問答
蕁麻疹和年齡有關嗎
1個問答
濕疹和蕁麻疹怎么治療
1個問答
濕疹和蕁麻疹一樣嗎
1個問答
急性蕁麻疹怎么確診
1個問答
濕疹和蕁麻疹怎么治療
1個問答
蛇莓怎么治療蕁麻疹?
1個問答
產后惡露不盡會影響奶水嗎
1個問答
腎結石服什么藥效果最好
1個問答
腎結石怎么治療不復發(fā)
1個問答
腎結石為什么會引起高燒
1個問答
哺乳期可以吃頭孢克肟片嗎
1個問答
吃完火鍋拉肚子是為什么
1個問答
尿結石病人應該注意些什么
1個問答
50歲換肝后最多活幾年
1個問答
寶寶慢性腸胃炎的癥狀
1個問答
寶寶現在發(fā)燒又上吐下瀉的可以吃什么
1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