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鳳 副主任醫(yī)師
2025-07-13 21:01 回答了該問題
小兒骨折的治療原則主要有復位固定、功能鍛煉、營養(yǎng)支持、心理疏導、定期復查等。需根據(jù)骨折類型、部位及患兒年齡制定個體化方案,強調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
1、復位固定
閉合性骨折優(yōu)先采用手法復位配合石膏或支具固定,開放性骨折或嚴重移位需手術復位內固定。兒童骨骼生長活躍,復位標準可較成人適當放寬,但關節(jié)內骨折需解剖復位。常用固定材料包括高分子石膏、可塑形夾板、彈性髓內釘?shù)?,需避免壓迫骨骺板?/p>
2、功能鍛煉
早期進行未固定關節(jié)的被動活動預防僵硬,骨折穩(wěn)定后逐步增加主動訓練。上肢骨折可進行抓握練習,下肢骨折需在負重保護下開展步態(tài)訓練。鍛煉強度應遵循無痛原則,配合物理治療師指導,避免過早負重導致再骨折。
3、營養(yǎng)支持
每日保證充足鈣質和維生素D攝入,推薦飲用牛奶、食用奶酪等乳制品,適量補充深海魚類和蛋黃。蛋白質攝入量按每公斤體重1.5-2克計算,可選擇瘦肉、豆制品等優(yōu)質蛋白來源。骨折愈合期需增加鋅、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素,但應避免盲目服用鈣劑。
4、心理疏導
針對患兒恐懼心理采用游戲治療緩解焦慮,通過繪本講解治療過程。家長應避免在患兒面前表現(xiàn)過度擔憂,鼓勵同伴探視減少孤獨感。學齡期兒童需協(xié)調學校提供特殊照顧,采用獎勵機制配合康復訓練。
5、定期復查
復位后1周內需X線復查對位情況,之后每2-4周評估愈合進展。拆除外固定前需確認骨痂形成,內固定物取出時機需根據(jù)骨骺閉合情況決定。隨訪期間需監(jiān)測肢體長度差異和關節(jié)活動度,發(fā)現(xiàn)生長紊亂需及時干預。
患兒恢復期應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增加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骨湯、豬蹄等。保證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促進維生素D合成,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和對抗性項目。家長定期測量雙側肢體周徑,發(fā)現(xiàn)腫脹加重或感覺異常需立即復診。睡眠時抬高患肢促進靜脈回流,冬季注意外固定部位保暖防止凍傷。
腰部骨折多久才能恢復
1個問答
小兒室管膜瘤復發(fā)因素有哪些
1個問答
小兒厭食該怎么辦
1個問答
小兒腹股溝斜疝可以治愈嗎
1個問答
小兒腹股溝斜疝如何治療
1個問答
小兒腹瀉有哪些表現(xiàn)
1個問答
左腳骨折四十天還不能走路
1個問答
小兒營養(yǎng)缺乏有什么危害
1個問答
小兒按摩有什么好處
1個問答
小兒肺膿腫是什么?
1個問答
前列腺只有鈣化沒有炎癥
1個問答
葉酸代謝基因檢測幾天出結果
1個問答
子宮內粘連有什么癥狀
1個問答
耳朵流水結痂不扣了會好嗎
1個問答
缺鈣引起高血壓嗎
1個問答
右腿大腿根處疼是怎么回事
1個問答
例假剛結束又出血是怎么回事
1個問答
月經排不干凈有褐色分泌物
1個問答
眼睛融像功能怎么恢復
1個問答
生理性囊腫是怎么回事啊
1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