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老越要補覺?醫(yī)生提醒:患4類病的老人注意,睡覺也是在養(yǎng)病

關鍵詞:睡覺
關鍵詞:睡覺
上了年紀后,總感覺睡不夠?很多老人以為多睡就是養(yǎng)生,殊不知睡眠這把“雙刃劍”用不好反而傷身。特別是患有某些慢性病的老人,睡眠時間、姿勢都藏著大學問。
1、枕頭高度有講究
血壓高的人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保持頸部與軀干呈15度角最理想。這個角度能保證腦部供血,避免夜間血壓波動。
2、午睡時間要控制
超過1小時的午睡會導致夜間入睡困難,建議控制在30-40分鐘。最好在沙發(fā)或躺椅上小憩,避免平躺加重心臟負擔。
3、起床動作要緩慢
晨起時先靜臥3分鐘,再坐起3分鐘,最后站立3分鐘。這個“三個三分鐘”原則能有效預防體位性低血壓。
1、睡前加餐有講究
夜間低血糖風險高的患者,睡前可適量食用全麥面包等低GI食物。但要注意監(jiān)測睡前和晨起血糖值。
2、警惕睡眠呼吸暫停
打鼾嚴重的糖友建議進行睡眠監(jiān)測,缺氧狀態(tài)會加重胰島素抵抗。側(cè)臥睡姿能改善氣道通暢度。
3、足部護理不能忘
睡前用溫水泡腳后,要仔細檢查足部有無傷口。神經(jīng)病變患者要避免使用電熱毯,防止燙傷。
1、硬板床不是越硬越好
床墊應選擇中等硬度,太硬的床板反而會加重關節(jié)壓力。可以在膝蓋下方墊個小枕頭緩解腰部壓力。
2、翻身技巧要掌握
變換體位時要“整體翻身”,避免腰部扭轉(zhuǎn)動作。建議每2小時改變一次睡姿。
3、晨起別急著做伸展
睡醒后先活動手腳關節(jié),再慢慢起身。突然的拉伸動作容易導致椎體壓縮性骨折。
1、床頭可稍抬高
將床頭墊高10-15厘米,能減輕心臟負荷。但要注意避免頸部懸空,可用毛巾卷支撐。
2、避免“三高”時段如廁
凌晨3-5點是心腦血管意外高發(fā)時段,起夜要注意保暖,動作放緩。
3、慎用安眠藥物
多數(shù)安眠藥會影響呼吸功能,增加心臟負擔。必要時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
睡眠質(zhì)量直接影響慢性病管理效果。建議老年朋友定期做睡眠監(jiān)測,記錄入睡時間、覺醒次數(shù)等數(shù)據(jù)。記住,優(yōu)質(zhì)睡眠不在于時間長短,而在于能否讓身體得到真正休息。從現(xiàn)在開始,學會給自己的身體“充滿電”吧!
CA72-4糖類抗原是惡性腫瘤的非特異性腫瘤標志物,但上升CA72-4升高不一定是惡性腫瘤,確診惡性腫瘤的患者也可能存在CA72-4不升高。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