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骨折術后康復訓練方法有哪些

博禾醫(yī)生
髕骨骨折術后康復訓練方法主要有肌肉等長收縮訓練、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負重訓練、平衡協(xié)調訓練、功能性訓練。
術后早期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可預防肌肉萎縮?;颊咂脚P時繃緊大腿前側肌肉保持5秒后放松,每小時重復10-15次。該訓練不引起關節(jié)活動,適合術后1-3天傷口未愈合階段,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并維持肌力。
拆除固定后開始被動關節(jié)活動,使用CPM機或由治療師輔助進行0-30度屈膝練習。術后2周逐漸過渡到主動屈膝訓練,如坐位滑墻練習,每日3組每組10次,注意控制疼痛在可耐受范圍內(nèi)。
根據(jù)骨折愈合情況分階段進行,早期采用雙拐部分負重(約體重的30%),4-6周后過渡到單拐支撐。術后8周經(jīng)影像學確認骨痂形成后,可嘗試完全負重行走,配合使用護膝保護。
包括單腿站立、平衡墊訓練等,從靜態(tài)平衡過渡到動態(tài)平衡。術后6周開始雙足前后站立練習,逐步增加難度至單足閉眼站立,每次訓練10-15分鐘,每日2次,可改善本體感覺和神經(jīng)肌肉控制能力。
包括上下臺階、蹲起等復合動作模擬日常生活。術后10-12周開始低臺階訓練,臺階高度不超過15厘米,配合扶手保護。后期可加入側向移動、變速行走等訓練,恢復運動功能需持續(xù)3-6個月。
康復期間需保證每日攝入1.2-1.5克/公斤體重的優(yōu)質蛋白質,如魚肉、雞蛋、豆制品等促進組織修復。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多食用深綠色蔬菜、乳制品。避免吸煙飲酒影響骨骼愈合。水中行走、固定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可作為輔助訓練方式。訓練強度以次日不出現(xiàn)明顯肌肉酸痛為宜,若出現(xiàn)關節(jié)腫脹發(fā)熱需暫停訓練并及時復查。建議在康復治療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方案,定期評估功能恢復情況。
股骨頸骨折不愈合表現(xiàn)
踝骨骨折多久可以正常走路不瘸腳
粉碎性骨折術后會疼多久
髖骨骨折怎么治療
跖骨骨折半個月了會恢復到什么程度
骨折常見四種類型是什么
兒童骨折術后多久能恢復正常
90歲老人股骨頸骨折能活多久呀
胯骨骨折手術是大手術嗎
粉碎性骨折和骨裂有什么區(qū)別
青枝骨折長歪了還能復原嗎
髕骨骨折為啥還能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