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引起高鈉血癥的利尿劑是什么

博禾醫(yī)生
可引起高鈉血癥的利尿劑主要有滲透性利尿劑、碳酸酐酶抑制劑、袢利尿劑、噻嗪類利尿劑、保鉀利尿劑。
甘露醇等滲透性利尿劑通過提高血漿滲透壓促使水分從組織間隙向血管內轉移,同時抑制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長期大劑量使用可能導致血液濃縮,引發(fā)高鈉血癥,尤其常見于腎功能不全患者。臨床需監(jiān)測血鈉水平,必要時配合補液治療。
乙酰唑胺通過抑制近端小管碳酸酐酶活性,減少鈉離子與碳酸氫根的重吸收。該類藥物在促進排鈉的同時可能引起代償性血容量下降,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導致游離水排泄減少,最終引發(fā)稀釋性高鈉血癥。青光眼患者長期使用時需定期檢測電解質。
呋塞米等袢利尿劑通過阻斷髓袢升支粗段鈉鉀氯共轉運體,產生強效排鈉作用。過度利尿可能造成血容量不足,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促使遠端腎小管鈉重吸收增加。老年患者使用時應控制劑量,避免脫水狀態(tài)誘發(fā)高鈉血癥。
氫氯噻嗪通過抑制遠曲小管鈉氯轉運體產生中度利尿效果。該類藥物可能通過兩種機制導致高鈉血癥:一是直接減少游離水清除,二是引起血容量減少后刺激口渴中樞功能障礙。高血壓患者聯(lián)合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時需警惕電解質紊亂。
螺內酯作為醛固酮拮抗劑,主要作用于集合管減少鈉重吸收。雖然理論上該類藥物引發(fā)高鈉血癥風險較低,但在肝硬化等繼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患者中,可能因過度抑制鈉重吸收導致血鈉升高。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24小時尿鈉排泄量。
使用利尿劑期間建議每日監(jiān)測體重變化,保持飲水量與排尿量平衡。飲食方面需根據(jù)血鈉水平調整鈉鹽攝入,腎功能正常者可適當增加水分補充,優(yōu)先選擇含鉀豐富的香蕉、橙子等水果。運動后及時補充電解質飲料,避免高溫環(huán)境下劇烈活動。若出現(xiàn)持續(xù)口渴、嗜睡或意識改變等神經系統(tǒng)癥狀,應立即就醫(yī)檢測血鈉濃度。
肝硬化腹水病人怎樣應用利尿劑
心力衰竭患者應用利尿劑應注意什么
心力衰竭治療時利尿劑抵抗的臨床處理措施
利尿劑會加重腎衰竭嗎
可引起高鈉血癥的利尿劑是什么
痛風性關節(jié)炎可以用利尿劑嗎
警惕!憋尿時喝利尿劑的后果有哪些?
肝硬化腹水用利尿劑一天排尿多少
老年人高血壓吃什么利尿劑
肝硬化腹水治療首選利尿劑
急性腎功能衰竭用利尿劑的目的
婦科腫瘤有哪些利尿劑藥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