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有哪些常用的測體溫方法

博禾醫(yī)生
小兒常用的測體溫方法主要有腋溫測量、口溫測量、肛溫測量、耳溫測量、額溫測量等。
將體溫計水銀端置于腋窩深處,手臂緊貼身體夾緊體溫計5-10分鐘。腋溫測量操作簡單安全,適合各年齡段兒童,但易受出汗、衣物厚度等因素影響準確性。測量前需擦干腋下汗液,避免劇烈運動后立即測量。正常腋溫范圍為36-37攝氏度,超過37.3攝氏度視為發(fā)熱。
將體溫計置于舌下熱窩處閉口測量3-5分鐘。口溫測量準確性較高,適合4歲以上能配合的兒童。測量前30分鐘避免進食冷熱食物,體溫計需嚴格消毒。正常口溫范圍為36.3-37.2攝氏度。嬰幼兒、哭鬧兒童及意識不清者不宜采用此法。
將潤滑后的體溫計插入肛門1-2厘米測量2-3分鐘。肛溫最接近核心體溫,準確性最高,特別適合新生兒和嬰幼兒。操作需輕柔避免損傷直腸黏膜,使用前后需徹底消毒。正常肛溫范圍為36.5-37.7攝氏度。腹瀉、直腸手術患兒禁用此法。
使用紅外線耳溫槍對準鼓膜測量1-2秒。耳溫測量快速便捷,適合各年齡段,但需正確對準耳道。耳垢過多、外耳道炎癥會影響結(jié)果。測量時需將耳廓向后上方輕拉,6月齡以下嬰兒應向后下方牽拉。正常耳溫參考值需根據(jù)儀器說明調(diào)整,一般較肛溫低0.3-0.6攝氏度。
通過紅外線掃描額頭皮膚溫度,無需接觸皮膚。額溫測量最快捷無創(chuàng),適合大規(guī)模篩查,但易受環(huán)境溫度、出汗影響。測量前需擦干額頭,避開冷敷或暴曬部位。正常額溫較腋溫約低0.5攝氏度,具體需參考設備標準。新生兒、低體溫患兒不建議單獨依賴額溫結(jié)果。
家長應根據(jù)兒童年齡、配合程度選擇合適測溫方式,發(fā)熱時建議固定使用同種方法監(jiān)測體溫變化。使用電子體溫計需定期校準,水銀體溫計需妥善保管防破損。發(fā)現(xiàn)體溫異常應重復測量確認,持續(xù)發(fā)熱或伴有精神萎靡、抽搐等癥狀須及時就醫(yī)。日常注意保持測量部位清潔,不同測溫方式不宜直接比較數(shù)值,需參考各自正常范圍判斷。
嬰兒食欲不振或是敗血癥?小兒食欲不振有哪些食療方
小兒iga腎病怎么辦
小兒先天性髖關節(jié)脫位的原因是什么意思
小兒急性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
小兒麻痹主要癥狀是什么
小兒脖子后面淋巴結(jié)腫大
小兒皰疹性口炎多久能好
小兒腺樣體肥大低燒不退
小兒喜食糖漿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小兒肺膿腫要多久才能治好
小兒腸套疊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呢
小兒皰疹口腔炎要發(fā)燒多久才能好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