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有望迎來新療法

博禾醫(yī)生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產(chǎn)婦高齡化等因素,早產(chǎn)兒、低出生體重兒在臨床上更為常見。然而,對于這樣的孩子來說,一種嚴重的疾病虎視眈眈,死亡率高達50%,其治療相當困難,即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炎(NEC)。但是,最近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得知,該院兒科肖昕教授課題組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抗IL-6抗體有望治療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炎,該發(fā)現(xiàn)已發(fā)表在目前世界醫(yī)學界最有權威的學術刊物之一TheLancet(柳葉刀)首次開源子刊《EBioMedicine》中。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是早產(chǎn)兒、低出生體重兒發(fā)病率比較高的一種嚴重疾病,其典型癥狀有腹脹、嘔吐及血便,但通常該病起病時癥狀并不典型,而且病情進展快,死亡率高。雖然現(xiàn)有的新生兒診療和護理技術水平較高,但NEC導致的死亡率并沒有顯著下降,需要手術治療的患兒死亡率可高達50%。
即使是幸存的患兒,也經(jīng)常伴有腸狹窄、膽汁淤積、營養(yǎng)障礙等嚴重的腸胃并發(fā)癥,甚至影響生后運動、認知、行為等功能發(fā)育,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僅7天大的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炎患兒因氣體促進住院,在外院初步治療時考慮到早產(chǎn)、新生兒肺炎的對癥治療,但仍然排除味增大、腹脹。住院后,緊急檢查腹部平片(圖1左側),提示兒童右下腹腸管腸壁間積氣、門靜脈積氣的表現(xiàn),考慮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進展期。
急診剖腹探測術,術中探測顯示,回腸末端距蔡氏韌帶約65cm,橫結腸右側廣泛淤青,腸壁間積氣變化,降低結腸和乙狀結腸顯示腸壁間積氣(圖1右下),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兒童生命將受到嚴重威脅。經(jīng)過2小時的壞死腸管切除腸造瘺手術緊急救援,切除了近50厘米的壞死腸管,終于成功挽救了患兒的生命。術后10天,患兒康復出院,2月后再次接受關瘺手術,手術順利,再診發(fā)育良好。
這個孩子情迅速發(fā)展,轉院時情況嚴重,不及時手術會危及生命。但是,如果在保守治療階段能夠采用抗體療法的話,希望早期治愈。
為什么早產(chǎn)兒容易發(fā)生NEC?目前的研究認為可能是腸道發(fā)育不成熟、腸道菌群紊亂、缺血缺氧、配方奶喂養(yǎng)等因素導致其腸黏膜損傷,引起大量炎癥因子的釋放,進一步加重腸粘膜損傷,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腸道組織壞死。但是,上述過程的具體機制還不完全清楚,這極大地阻礙了NEC的早期診斷和對因治療。
抗IL-6抗體:治療NEC的新希望
基于此,課題組對77例NEC患者和80例對照組新生兒外周血淋巴細胞亞群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特殊淋巴細胞群(CCR9+IL-17+Treg)顯著上升,與病情密切相關,CCR9+IL-17+Treg細胞上升可能是NEC形成的重要原因
隨后,課題組在研究中進一步發(fā)現(xiàn),患兒外周血液中明顯上升的炎癥介質IL-6是CCR9+IL-17+Treg細胞增殖分化的主要原因。動物實驗證實,應用抗IL-6受體抗體治療,NEC新鼠腸道組織損傷明顯減輕,應用抗IL-6受體抗體治療有望成為新生兒NEC的新治療方法。
本研究率先研究了CCR9+IL-17+Treg細胞在NEC患兒外周血液中的變化特征,重點研究和闡明了IL-6在CCR9+IL-17+Treg細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機制,同時發(fā)現(xiàn)抗IL-6受體抗體可用于NEC治療。因此,本研究不僅為數(shù)控早期診斷提供了可能性,還為數(shù)控靶向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項研究將成為克服NEC的重要力量,更多患兒家庭將受益。
結腸炎的癥狀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
急慢性胃腸炎的癥狀是什么引起的
急性腸炎的癥狀是什么樣的
孕婦急性胃腸炎可以吃什么
黃連素和腸炎寧的區(qū)別是什么?
腸炎與腸癌最明顯的區(qū)別是什么
結腸炎的癥狀是什么引起的
慢性十二指腸炎什么原因引起的
嬰幼兒急性腸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直腸炎癥狀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胃腸炎的癥狀及治療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