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枳殼的功效與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炒枳殼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適用于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等癥。使用時需注意孕婦、氣虛者慎用,常規(guī)煎服劑量為3-10克。
1. 功效與作用
炒枳殼是枳殼經(jīng)麩炒炮制后的中藥,主要含揮發(fā)油、黃酮類成分。能增強胃腸蠕動,緩解胃脹、噯氣,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改善作用。臨床用于胸膈痞滿、脅肋脹痛時,常與柴胡、白芍配伍;治療痰飲停滯時,可與半夏、茯苓同用?,F(xiàn)代研究顯示其橙皮苷成分具有抗炎、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作用。
2. 禁忌事項
陰虛燥咳者禁用,可能加重口干癥狀。長期大量服用會導致氣耗傷津,出現(xiàn)乏力、心悸等不良反應。與阿托品等抗膽堿藥同用會降低藥效,高血壓患者需監(jiān)測血壓變化。手術前兩周應停用,避免增加出血風險。
3. 食用方法
煎湯服用時取5克炒枳殼,加水300毫升煮沸后文火煎15分鐘,每日1劑分2次溫服。制作藥膳可搭配陳皮6克、瘦肉100克燉煮,適合食欲不振者。打粉外敷時混合面粉調(diào)糊,敷于脘腹部緩解脹痛,皮膚破損處禁用。
合理使用炒枳殼能有效改善消化功能,但需嚴格掌握適應癥與劑量。出現(xiàn)腹痛加重或皮疹等反應應立即停用,慢性疾病患者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下配伍用藥。日常儲存需放置陰涼干燥處,防止霉變影響藥效。
青年兒童的面肌痙攣是怎么引起的
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病變部位在哪里
香芋吃多了會上火嗎
博禾醫(yī)生
吃了獼猴桃舌頭癢是怎么回事
喝完中藥可以曬背嗎
博禾醫(yī)生
中藥吃多了會上火嗎
吃完梨就睡覺會胖嗎
總是倒抽氣是怎么回事
博禾醫(yī)生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