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感染初期表現為咽痛、干咳、低熱,病程1-7天癥狀逐漸加重,可能出現持續(xù)性咳嗽、胸痛、乏力。治療需根據癥狀選擇抗生素、止咳藥物或物理降溫。
1. 初期癥狀(1-3天)
感染初期以呼吸道癥狀為主,表現為咽喉部刺痛或灼熱感,伴隨刺激性干咳。體溫多在37.3-38℃之間波動,部分患者出現肌肉酸痛。此時痰液量少且粘稠,聽診肺部可能聞及細濕啰音。建議進行咽拭子支原體抗體檢測,居家可飲用溫蜂蜜水緩解咽部不適。
2. 進展期表現(4-5天)
咳嗽頻率增加轉為陣發(fā)性嗆咳,夜間癥狀加重影響睡眠。約30%患者出現胸骨后疼痛,體溫可能升至38.5℃以上。兒童常見食欲減退和惡心癥狀。這個階段需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羅紅霉素,配合布洛芬等退熱藥物。
3. 高峰期特征(6-7天)
未及時治療者可能出現黃綠色膿痰,咳嗽持續(xù)時間延長至3周以上。部分患者伴隨頭痛、耳痛等并發(fā)癥,嬰幼兒可見喘憋和呼吸困難。胸部X光檢查可能顯示斑片狀浸潤影。除抗生素外,可霧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化痰,嚴重病例需靜脈輸注紅霉素。
支原體感染具有自限性但易復發(fā),全程需保證每日2000ml飲水,保持室內濕度50%-60%??人猿^10天或體溫持續(xù)超過39℃需復查胸片,嬰幼兒、孕婦及免疫力低下者建議住院觀察?;謴推趹a充維生素A和鋅促進呼吸道黏膜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