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腸梗阻可通過腹部X線平片、腹部CT、腸鏡檢查明確診斷。腸梗阻的診斷方法主要有影像學檢查、內窺鏡檢查、實驗室檢查。
1、影像學檢查:
腹部X線平片是腸梗阻的初步篩查手段,典型表現(xiàn)為腸管擴張及氣液平面。站立位腹部平片可觀察到階梯狀液平面,臥位片能顯示腸袢形態(tài)。腹部CT檢查具有更高分辨率,能清晰顯示梗阻部位、程度及病因,對鑒別機械性梗阻與麻痹性梗阻具有重要價值。
2、內窺鏡檢查:
腸鏡檢查可直接觀察結腸及末端回腸黏膜情況,適用于懷疑腫瘤、炎癥性腸病導致的低位腸梗阻。檢查前需進行腸道準備,過程中可同時取活檢明確病理診斷。對于高位小腸梗阻,可選擇膠囊內鏡或推進式小腸鏡檢查。
3、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guī)可反映感染及脫水程度,電解質檢查能發(fā)現(xiàn)低鉀、低鈉等失衡狀態(tài)。血清乳酸測定有助于判斷腸管缺血壞死,D-二聚體升高需警惕腸系膜血管栓塞。糞便潛血試驗對消化道出血性病變具有提示作用。
確診腸梗阻后需立即禁食并留置胃管減壓,根據(jù)病因選擇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日常應注意保持規(guī)律排便習慣,避免暴飲暴食及餐后劇烈運動。飲食宜選擇低渣、易消化的食物,適當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出現(xiàn)持續(xù)腹痛、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