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間可進行輕柔推拿,但需避開腰腹部并選擇專業(yè)機構。經期推拿注意事項主要有推拿力度、部位選擇、技師資質、禁忌癥狀、個體差異五個方面。
1、推拿力度:
經期應選擇輕柔手法,避免使用點按、叩擊等刺激性手法。過度力度可能刺激盆腔充血,導致經量增多或痛經加重。建議采用舒緩的揉法、摩法等放松類手法,單次操作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
2、部位選擇:
禁止直接推拿腰骶部及下腹部,可重點處理肩頸、四肢等遠端部位。足底按摩需避開生殖反射區(qū),背部推拿應避開八髎穴區(qū)域。適當刺激合谷穴、三陰交穴有助于緩解痛經,但需由專業(yè)醫(yī)師操作。
3、技師資質:
必須選擇具備中醫(yī)執(zhí)業(yè)資格的推拿師,提前告知月經情況。非專業(yè)人員可能錯誤刺激關元、子宮等禁忌穴位,不規(guī)范操作易引發(fā)經血逆流或子宮內膜異位風險。
4、禁忌癥狀:
出現嚴重痛經、經量過大或崩漏時應禁止推拿。患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婦科疾病者,推拿可能加重病情。體溫超過37.3℃或處于月經前三天量多期,建議暫緩推拿。
5、個體差異:
氣血虛弱體質者推拿后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需縮短操作時間。平時經期反應劇烈的人群,建議月經結束后再進行推拿調理。青少年初潮三年內女性盆腔未發(fā)育完善,應謹慎選擇推拿。
經期保健可配合飲用紅糖姜茶、艾葉煮蛋等溫經食物,避免生冷寒涼飲食。每日進行十分鐘舒緩的瑜伽貓式或嬰兒式伸展,促進盆腔血液循環(huán)。保持腰腹部保暖,使用暖水袋熱敷時溫度不宜超過50℃。若推拿后出現月經周期紊亂或持續(xù)腹痛,應及時到婦科就診排查器質性疾病。經期結束后可進行艾灸、拔罐等傳統(tǒng)療法調理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