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和山茱萸有什么區(qū)別

吳茱萸與山茱萸在植物來源、藥用部位及功效上存在顯著差異。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干燥近成熟果實,性熱味辛,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功效;山茱萸為山茱萸科植物成熟果肉,性微溫味酸澀,以補益肝腎、固精縮尿見長。兩者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植物科屬、性味歸經、臨床應用三個方面。
吳茱萸屬蕓香科吳茱萸屬植物,其果實表面密布油腺點,具有特殊辛香氣味;山茱萸則為山茱萸科山茱萸屬植物,果實呈長橢圓形,去核后藥用果肉部分。二者在植物形態(tài)、生長環(huán)境上完全不同,前者多分布于長江以南,后者主產于河南、陜西等地。
吳茱萸性熱味辛苦,歸肝、脾、胃、腎經,辛散苦降之力強,易耗氣動火;山茱萸性微溫味酸澀,歸肝、腎經,溫補中兼收斂之性。前者適用于寒凝肝脈的頭痛、疝痛,后者多用于肝腎虧虛的腰膝酸軟、遺精滑泄。
吳茱萸含揮發(fā)油(檸檬烯、吳茱萸烯)、生物堿(吳茱萸堿)等成分,具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山茱萸含環(huán)烯醚萜苷(山茱萸苷)、有機酸(熊果酸)等,以抗氧化、免疫調節(jié)見長。二者活性成分差異決定其不同藥理方向。
吳茱萸主治厥陰頭痛、經寒腹痛、嘔吐吞酸,常配伍生姜、人參;山茱萸用于肝腎不足之頭暈目眩、陽痿遺精,多與熟地黃、山藥同用。前者偏于溫經散寒,后者側重滋補固澀,在中醫(yī)方劑中不可互相替代。
吳茱萸陰虛有熱者忌用,過量易致惡心嘔吐;山茱萸濕熱小便不利者慎服,可能加重濕滯癥狀。二者均需辨證使用,吳茱萸常用量2-5克,山茱萸用量6-12克,具體用藥需遵醫(yī)囑。
日常使用需注意區(qū)分二者功效差異:吳茱萸泡腳可改善手腳冰涼,但孕婦禁用;山茱萸代茶飲有助于改善夜間尿頻,但需搭配枸杞平衡溫性。儲存時應將吳茱萸密封防揮發(fā)油散失,山茱萸需防潮防霉變。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下根據(jù)體質選擇,不可自行混用或超量服用,服用期間忌食生冷油膩,出現(xiàn)口干咽痛等不適需及時停用。
香芋吃多了會上火嗎
博禾醫(yī)生
吃了獼猴桃舌頭癢是怎么回事
喝完中藥可以曬背嗎
博禾醫(yī)生
中藥吃多了會上火嗎
吃完梨就睡覺會胖嗎
總是倒抽氣是怎么回事
博禾醫(yī)生
率谷穴疼怎么回事
板栗是高嘌呤食物嗎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