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16人閱讀
會陰側切縫合完成后進行肛門檢查的主要目的是評估直腸及肛門括約肌是否受損,排除隱匿性裂傷或血腫形成。
會陰側切是分娩時為擴大產道出口進行的常見操作,縫合后需確認切口對合良好且無活動性出血。肛門檢查通過觸診肛門括約肌張力、觀察直腸黏膜完整性,能及時發(fā)現側切過程中可能累及直腸的深層撕裂。這類損傷若未被識別,可能導致產后感染、肛門失禁等并發(fā)癥。檢查時還需觀察是否存在血腫壓迫直腸壁,血腫可能由縫合不徹底或血管回縮不良引起。
肛門檢查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發(fā)現術前未預料的肛門病變,如痔瘡急性發(fā)作或直腸黏膜脫垂。這類情況雖與會陰側切無直接關聯,但可能因分娩用力加重,需同步處理。對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產程過長的產婦,肛門檢查對排除遲發(fā)性出血尤為重要。
產后應保持會陰清潔干燥,使用溫水沖洗替代擦拭,避免劇烈運動或久坐。如出現肛門墜脹感、排便困難或發(fā)熱,須立即就醫(yī)復查是否存在縫合異常或感染。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