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胸膜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胸腔引流、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化膿性胸膜炎通常由細菌感染、鄰近器官感染擴散、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療:
細菌感染是化膿性胸膜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據(jù)病原學檢查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莫西沙星、克林霉素等廣譜抗生素。治療過程中需監(jiān)測體溫和血象變化,療程一般持續(xù)2-4周。對于重癥患者可能需要靜脈給藥轉為口服序貫治療。
2、胸腔引流:
胸腔積液較多或出現(xiàn)膿胸時需行閉式引流。在超聲定位下放置引流管,每日記錄引流量和性狀。引流期間需保持管道通暢,定期沖洗膿腔。當每日引流量少于50毫升且膿液轉清時可考慮拔管。胸腔內可注入尿激酶等藥物促進纖維蛋白溶解。
3、手術治療:
對于慢性膿胸或包裹性膿胸患者,可能需行胸腔鏡清創(chuàng)術或胸膜剝脫術。手術可清除壞死組織和纖維分隔,促進肺復張。術后需加強呼吸道管理,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復雜病例可能需要進行胸廓成形術以消滅殘腔。
化膿性胸膜炎患者應保證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如魚肉、雞蛋、新鮮果蔬等?;謴推诳蛇M行腹式呼吸訓練和上肢伸展運動,但需避免劇烈活動。注意觀察體溫和呼吸頻率變化,出現(xiàn)胸痛加重或呼吸困難需及時復診。保持居室通風良好,戒煙并避免接觸呼吸道刺激物。遵醫(yī)囑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療,定期復查胸部影像學評估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