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可通過生活護理、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生姜鹽水對部分癥狀有輔助緩解作用。腳氣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保持足部干燥、使用抗真菌藥物、局部冷敷緩解瘙癢、穿透氣鞋襪、避免共用個人物品。
1、保持干燥:
足部潮濕是真菌繁殖的重要條件,日常需及時擦干腳趾縫水分,沐浴后使用吹風機低溫檔徹底吹干足底褶皺部位。選擇吸濕性強的棉質襪子,每日更換并在陽光下暴曬消毒,避免穿著塑料材質或不透氣的鞋子。
2、抗真菌藥物:
臨床常用鹽酸特比萘芬乳膏抑制皮膚癬菌生長,聯(lián)苯芐唑噴霧可處理趾間糜爛型腳氣,嚴重時口服伊曲康唑膠囊進行系統(tǒng)性治療。藥物需覆蓋患處及周邊2厘米正常皮膚,持續(xù)使用至癥狀消失后2周以防復發(fā)。
3、冷敷止癢:
急性期水皰破裂伴滲出時,可將紗布浸入4℃生理鹽水冷敷15分鐘,每日3次減輕炎癥反應。冷藏后的黃瓜切片貼敷也能暫時緩解灼熱感,但需配合藥物治療根本病因。
4、透氣鞋襪:
優(yōu)先選擇網(wǎng)面運動鞋或真皮皮鞋,鞋內放置竹炭除濕包吸收汗液。工作期間可備兩雙鞋子交替穿著,午休時脫下鞋子讓足部通風10分鐘,襪子需用60℃以上熱水燙洗殺菌。
5、隔離防護:
家庭內不共用拖鞋、浴巾等物品,健身房淋浴區(qū)需穿防水拖鞋。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洗腳盆,修腳工具使用前后需酒精擦拭,患者衣物應單獨清洗避免交叉感染。
飲食上增加富含維生素B1的糙米、燕麥等粗糧,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每日用38℃以下溫水泡腳10分鐘后及時擦干,水中可添加5%濃度艾草煎劑抑制真菌;選擇露趾涼鞋增加空氣流通,運動后立即更換潮濕鞋襪;避免長期穿橡膠雨靴或厚重雪地靴,冬季室內可改穿透氣布鞋;若趾甲出現(xiàn)增厚發(fā)黃需及時就醫(yī),防止真菌蔓延引發(fā)甲癬。生姜鹽水僅適用于無破損的輕度腳氣,將50克生姜切片煮沸后加10克食鹽,晾至溫熱浸泡10分鐘可暫時抑制瘙癢,但無法替代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