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兒童安全需重點關注溺水、交通意外、居家隱患和高溫中暑四大風險。預防措施包括加強看護、環(huán)境排查和應急知識普及。
1. 溺水是夏季兒童意外死亡首位原因。開放水域如河流、池塘缺乏防護設施,兒童私自下水易發(fā)生危險。家中浴缸、水桶也可能對嬰幼兒造成威脅。家長需做到近距離不間斷看護,選擇有救生員的正規(guī)泳池,5歲以下兒童洗澡時水位不超過坐姿腰部。建議4歲以上兒童參加游泳技能培訓,掌握仰漂、踩水等自救技巧。
2. 交通意外風險上升源于兒童單獨外出增加。未滿12歲兒童騎車上路、追逐打鬧易引發(fā)事故,停車場盲區(qū)也需警惕。使用安全座椅可降低乘車風險71%,過馬路時應遵守"停看聽"原則。建議給兒童佩戴反光標識,騎平衡車等需佩戴頭盔護具。
3. 居家安全需排查電器、藥品和墜落風險。電源插座應安裝保護蓋,藥品、清潔劑需鎖柜保存。窗戶需加裝限位器防止墜落,陽臺避免放置可攀爬物品??山虄和R別危險標志,進行安全模擬演練。
4. 高溫天氣需防范中暑和曬傷。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避免戶外活動,選擇UPF50+防曬衣帽,每2小時補涂防曬霜。出現(xiàn)頭暈惡心等中暑癥狀應立即轉移至陰涼處,用濕毛巾冷敷大動脈處。每日飲水不少于800ml,運動后補充含電解質飲品。
兒童安全防護需要家長建立多重保障體系,包括環(huán)境改造、行為規(guī)范和安全教育。建議制作家庭安全檢查清單,定期演練急救流程,為兒童配備定位手表等防護設備。醫(yī)療機構提供的中暑急救、海姆立克法等培訓課程值得家長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