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細胞捐獻對健康成年人基本無長期影響,短期可能出現(xiàn)乏力、骨痛等可逆反應。捐獻過程安全可控,需通過嚴格體檢和醫(yī)學評估。
1. 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兩種方式
外周血造血干細胞捐獻通過藥物動員后采集,需4-5天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能出現(xiàn)暫時性骨痛、頭痛或低熱,癥狀在停藥后72小時內消失。骨髓捐獻需在手術室進行髂骨穿刺,全麻下抽取骨髓混合液約1000毫升,術后可能出現(xiàn)穿刺部位疼痛或淤血,2周內恢復。兩種方式均不會影響捐獻者造血功能,骨髓量僅占人體總量5%左右。
2. 捐獻前的安全保障措施
所有捐獻者需完成血常規(guī)、傳染病篩查、心肺功能等20余項檢查,BMI需控制在18.5-28之間。存在活動性感染、嚴重慢性病或妊娠期等情況將被排除。采集過程中全程監(jiān)護生命體征,外周血采集采用密閉式血細胞分離機,紅細胞會實時回輸。醫(yī)療機構會為捐獻者購買專項保險,覆蓋采集期至術后180天的醫(yī)療風險。
3. 捐獻后的恢復管理
建議捐獻后補充鐵劑2-3個月,每日攝入紅肉、動物肝臟等富鐵食物。避免劇烈運動1周,外周血捐獻者24小時內不宜駕車。約85%捐獻者1個月內血象完全恢復正常,剩余15%可能需要3-6個月。定期隨訪顯示,超過99%的捐獻者5年后健康狀況與常人無異。極少數(shù)可能出現(xiàn)脾臟輕微腫大,通常無需治療可自行緩解。
造血干細胞捐獻是經(jīng)過全球300萬例實踐驗證的安全醫(yī)療行為,我國每年約1.2萬人成功捐獻。捐獻者在拯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同時,自身健康不會受到實質性損害。建議有意向者通過中華骨髓庫等正規(guī)渠道登記,捐獻前后遵循醫(yī)囑做好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