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長無痛硬疙瘩可通過觀察變化、局部熱敷、外用藥物、穿刺引流、手術切除等方式處理,通常由表皮囊腫、腱鞘囊腫、脂肪瘤、纖維瘤、尋常疣等原因引起。
1、觀察變化:
體積小于5毫米且無增長的硬疙瘩可暫不處理,每月測量直徑并記錄形態(tài)變化。表皮囊腫早期可能僅表現為膚色隆起,若持續(xù)3個月無增大可繼續(xù)觀察。尋常疣可能自行消退,觀察期間需避免抓撓以防擴散。
2、局部熱敷:
腱鞘囊腫適用40℃左右熱毛巾每日敷3次,每次15分鐘促進囊液吸收。熱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對早期較小的腕背側囊腫有效率約35%。注意避免燙傷皮膚,合并紅腫時應停止熱敷。
3、外用藥物:
維A酸乳膏適用于角化異常的硬疙瘩,水楊酸軟膏可軟化尋常疣的角質層。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涂抹時避開周圍正常皮膚。表皮囊腫合并感染時可短期應用莫匹羅星軟膏。
4、穿刺引流:
適用于有明顯波動感的腱鞘囊腫,需由醫(yī)生在無菌條件下操作。穿刺后加壓包扎3天,復發(fā)率約20%。禁用于質地堅硬的纖維瘤或位置較深的脂肪瘤。
5、手術切除:
直徑超過1厘米或影響功能的硬疙瘩建議手術,表皮囊腫需完整摘除囊壁防復發(fā)。門診手術耗時約20分鐘,術后7天拆線。脂肪瘤深達肌層者需影像學檢查后擇期手術。
日常應保持手部清潔干燥,接觸化學物品時佩戴防護手套。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和鋅元素,每日食用深綠色蔬菜200克及海產品50克。避免反復摩擦患處,發(fā)現硬疙瘩短期內增大、破潰或顏色變深時需及時就診。手指關節(jié)處的硬疙瘩可做抓握訓練預防粘連,但力量訓練應避開腫塊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