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臉上膿皰瘡可通過局部清潔、外用藥物防護、避免抓撓刺激三個方法護理。膿皰瘡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感染引起,表現(xiàn)為皮膚紅斑基礎上的膿皰。
1、局部清潔:
使用生理鹽水或稀釋的醋酸氯己定溶液輕柔擦拭患處,每日2-3次保持創(chuàng)面清潔。清潔時需注意動作輕柔,避免膿皰破潰導致感染擴散。清潔后可用無菌紗布輕輕按壓吸干水分,不可用力摩擦皮膚。
2、外用藥物防護:
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藥膏薄層涂抹。涂抹前需確保創(chuàng)面干燥,藥物覆蓋范圍應超出皮損邊緣1-2厘米。用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xiàn)皮膚過敏反應,如紅腫加重需立即停用。
3、避免抓撓刺激:
修剪嬰兒指甲并佩戴棉質手套,防止抓撓導致繼發(fā)感染。衣物選擇純棉透氣材質,避免化纖織物摩擦患處。哺乳時注意避免乳汁沾染皮損部位,每次喂食后及時用溫水清潔口周皮膚。
護理期間應保持室內溫度22-24℃、濕度50%-60%,避免汗液刺激皮損。母乳喂養(yǎng)者母親需忌口辛辣海鮮,配方奶喂養(yǎng)可選擇適度水解蛋白奶粉。每日觀察膿皰是否干燥結痂、周圍紅腫是否消退,若出現(xiàn)發(fā)熱或皮損擴散需立即就醫(yī)?;謴推诳蛇m當增加維生素A、鋅元素攝入促進皮膚修復,但不可擅自補充益生菌等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