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漏尿主要與盆底肌松弛、激素變化及泌尿系統(tǒng)疾病有關(guān),常見于產(chǎn)后、更年期女性或長期腹壓增高人群。改善方法包括凱格爾運動、藥物治療和手術(shù)修復。
1. 盆底肌松弛是漏尿最常見原因。妊娠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和神經(jīng)被過度拉伸,導致控尿能力下降。長期便秘、慢性咳嗽或肥胖會增加腹壓,加速盆底肌損傷。每天堅持做3組凱格爾運動,每組收縮肛門10-15秒,能有效增強肌力。
2. 雌激素水平下降影響尿道閉合。更年期女性尿道黏膜變薄,膀胱頸支撐力減弱。局部使用雌三醇軟膏可改善黏膜萎縮,口服托特羅定等藥物能減少膀胱不自主收縮。建議多攝入大豆制品補充植物雌激素。
3. 泌尿系統(tǒng)病變需及時排查。壓力性尿失禁多發(fā)生在咳嗽大笑時,急迫性尿失禁常伴尿頻尿急,混合型兼具兩者特征。尿動力學檢查可明確類型,中重度患者可選擇尿道中段懸吊術(shù)、膀胱頸懸吊術(shù)或人工尿道括約肌植入術(shù)。
漏尿問題通過規(guī)范治療大多能顯著改善。產(chǎn)后42天起就應開始盆底康復訓練,更年期女性出現(xiàn)癥狀需及時就診。避免長期提重物和憋尿,控制咖啡因攝入,選擇跳繩、瑜伽等強化核心肌群的運動有助于預防。持續(xù)漏尿超過一個月建議到泌尿外科或婦科專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