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多由頸部肌肉痙攣或小關節(jié)錯位引起,快速緩解需熱敷、藥物鎮(zhèn)痛及針對性拉伸。急性期48小時內冷敷減輕炎癥,后期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配合布洛芬等藥物緩解疼痛,適度拉伸恢復活動度。
1. 熱敷與冷敷交替使用
急性期(24-48小時)優(yōu)先冷敷,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處,每次15分鐘,每日3次,減輕局部充血和炎癥反應。48小時后轉為熱敷,40℃左右熱毛巾或暖水袋熱敷20分鐘,每日3次,松弛痙攣的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注意避免燙傷,糖尿病患者慎用高溫熱敷。
2. 藥物緩解疼痛與炎癥
非甾體抗炎藥為首選,如布洛芬緩釋膠囊每日2次每次0.3g,或塞來昔布膠囊每日1次200mg。嚴重疼痛可局部使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膏,每日涂抹3次。肌肉松弛劑如鹽酸乙哌立松片,每日3次每次50mg,連用不超過3天。用藥需遵醫(yī)囑,胃腸疾病患者避免空腹服藥。
3. 針對性拉伸訓練
胸鎖乳突肌拉伸:坐姿固定肩膀,頭部緩慢向健側傾斜并輕微后仰,維持15秒,重復5次。斜方肌拉伸:健側手扶頭向同側下壓,患側手背后拉伸,保持20秒。肩胛提肌放松:仰臥位用網球抵住肩頸交界處,小范圍滾動按摩2分鐘。所有動作需在無痛范圍內進行,每日練習3組。
4. 睡眠姿勢調整與預防
選用高度適中的記憶枕,保持頸椎自然曲度,避免俯臥睡姿。長期辦公者每45分鐘做頸部回縮運動:坐直后水平后移頭部如做雙下巴動作。枕頭建議選擇蕎麥殼或乳膠材質,高度以一拳為宜。寒冷天氣注意頸部保暖,空調房佩戴絲巾。
落枕通常3-5天自愈,若持續(xù)1周未緩解或伴上肢麻木,需排除頸椎病可能。急性期避免強行扭轉頸部,睡眠時用毛巾卷支撐頸曲。長期反復發(fā)作建議進行頸椎MRI檢查,游泳和羽毛球等運動可增強頸部肌肉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