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石按成分主要可分為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尿酸結石、胱氨酸結石、感染性結石五種類型。
1、草酸鈣結石:
草酸鈣結石是最常見的泌尿系結石類型,約占所有結石的70%-80%。此類結石質(zhì)地堅硬,表面多呈桑葚狀或星芒狀,X線下顯影明顯。形成原因與高草酸飲食、腸道草酸吸收增加、尿鈣排泄增多等因素有關。預防需控制菠菜、堅果等高草酸食物攝入,并保持每日飲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
2、磷酸鈣結石:
磷酸鈣結石約占結石總數(shù)的10%-15%,多呈灰白色,表面光滑,X線顯影程度較高。常見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腎小管酸中毒等代謝異常患者。此類結石與尿液pH值升高密切相關,預防需避免過度堿化尿液,限制高磷飲食如動物內(nèi)臟、碳酸飲料等。
3、尿酸結石:
尿酸結石約占5%-10%,質(zhì)地較軟,X線下常不顯影。高尿酸血癥、痛風患者及長期酸性尿液者易發(fā)。形成機制涉及尿液中尿酸濃度過高及持續(xù)低pH值環(huán)境。預防需控制嘌呤攝入,增加柑橘類水果等堿性食物,必要時可服用堿化尿液藥物。
4、胱氨酸結石:
胱氨酸結石屬于遺傳性結石,占比不足1%。呈淡黃色蠟樣外觀,X線顯影較淡。由腎小管對胱氨酸重吸收障礙導致尿中胱氨酸過飽和結晶形成?;颊咝杞K身保持每日尿量3000毫升以上,并限制蛋氨酸攝入,嚴重者需使用硫醇類藥物。
5、感染性結石:
感染性結石主要由磷酸銨鎂構成,又稱鳥糞石,約占結石的5%-15%。與泌尿系反復感染相關,結石生長迅速且易形成鹿角形結石。預防需徹底控制尿路感染,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對于復雜性感染需延長抗生素使用周期。
不同成分結石的防治策略差異顯著,建議結石患者在治療后進行結石成分分析。日常應注意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均勻飲水,避免長時間憋尿。飲食方面需根據(jù)結石類型調(diào)整,如草酸鈣結石患者限制高草酸食物,尿酸結石患者減少高嘌呤飲食。定期進行泌尿系超聲檢查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結石復發(fā),運動時可選擇跳繩等縱向運動促進微小結石排出。出現(xiàn)腰痛、血尿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