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病主要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常見傳染途徑包括接觸患者眼部分泌物、共用物品及飛沫傳播。預防需注重個人衛(wèi)生,避免接觸感染源。
1. 接觸傳播是紅眼病最主要的傳染方式?;颊呷嘌酆蠓置谖锔街谑稚?,再觸碰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物品,健康人接觸后若揉眼可能被感染。建議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公共場所接觸物品后及時消毒。
2. 共用個人物品易導致交叉感染。毛巾、枕頭、化妝品、隱形眼鏡盒等私人物品可能殘留病原體。家庭成員間需分開使用洗漱用品,定期煮沸消毒毛巾,隱形眼鏡佩戴者要嚴格清潔護理鏡片。
3. 飛沫傳播在特定情況下存在風險?;颊呖人?、打噴嚏時產(chǎn)生的飛沫可能攜帶病原體,尤其在密閉空間內容易傳播。在人群密集場所可佩戴防護眼鏡,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離。
4. 游泳池等公共場所水源可能成為傳播媒介。腺病毒等病原體可在水中存活,游泳時佩戴防水護目鏡,游泳后立即用清水沖洗眼睛。公共浴池、溫泉等場所也需注意防護。
5. 母嬰傳播需要特別防范。新生兒可能經(jīng)產(chǎn)道感染淋球菌性或衣原體性結膜炎,孕婦產(chǎn)前應做好相關檢查,新生兒出生后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眼藥水預防。
出現(xiàn)眼紅、分泌物增多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用藥。急性期患者應居家隔離,使用過的物品需單獨清洗消毒。集體環(huán)境中發(fā)生病例時要做好環(huán)境消殺,防止疫情擴散。預防紅眼病關鍵在于切斷傳播途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