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甲型流感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對癥支持、隔離防護、環(huán)境消毒、免疫接種等方式處理。預防發(fā)病需提升個人防護意識,主要包括手衛(wèi)生、佩戴口罩、避免聚集、均衡營養(yǎng)、接種疫苗等措施。
1、抗病毒治療:
甲型流感確診后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常用藥物包括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發(fā)病48小時內用藥可縮短病程,降低重癥風險。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胃腸道反應及神經系統(tǒng)癥狀。
2、對癥支持:
發(fā)熱超過38.5℃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配合物理降溫。咳嗽明顯時可霧化生理鹽水,鼻塞可用海鹽水噴鼻。保證每日飲水量,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粥類、果蔬泥。
3、隔離防護:
患兒應單獨居住,佩戴口罩并每日更換。照料者接觸前后需用含氯消毒劑洗手,處理嘔吐物時戴手套。隔離期至體溫正常24小時后,嬰幼兒需延長至癥狀完全消失。
4、環(huán)境消毒:
患兒居住房間每日通風3次,門把手、玩具等高頻接觸表面用75%酒精擦拭。餐具煮沸消毒15分鐘,衣物單獨清洗后暴曬。垃圾密封處理,避免病毒氣溶膠傳播。
5、免疫接種: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手段,疫苗毒株會根據WHO預測更新。6月齡以上兒童均可接種,首次接種需間隔4周注射2劑。疫苗接種后2-4周產生抗體,保護期約6-8個月。
預防甲型流感需建立長效健康管理機制,日常保證每日1小時戶外活動增強體質,飲食中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深綠色蔬菜。流行季節(jié)避免前往密閉公共場所,外出歸來需用七步洗手法清潔雙手。家庭成員出現呼吸道癥狀時應立即分餐,學校等集體機構需落實晨檢制度。建議每季度進行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檢查,常備醫(yī)用口罩、消毒劑和退熱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