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僵病人復溫的核心原則是緩慢提升體溫,避免快速加熱導致二次傷害。關鍵方法包括被動復溫(移除濕冷衣物、包裹毛毯)、主動體外復溫(使用加熱毯、熱水袋)以及醫(yī)療干預(靜脈輸液、氣道加溫)。
1. 被動復溫
立即將患者轉移至溫暖環(huán)境,脫去潮濕衣物,用干燥毛毯或保溫材料包裹全身,重點保護頸部、腋下等核心部位。避免摩擦肢體,防止組織損傷。
2. 主動體外復溫
醫(yī)用級加熱毯設定40℃以下覆蓋軀干,避免直接接觸四肢。家庭可用熱水袋(不超過42℃)包裹毛巾后放置于胸部、背部,每30分鐘檢查皮膚狀態(tài)。
3. 醫(yī)療復溫技術
醫(yī)院采用加溫靜脈輸液(37-40℃生理鹽水),氣道復溫設備維持吸入空氣溫度在42-45℃。嚴重病例需血液透析復溫或體外膜肺氧合(ECMO)。
4. 禁忌與注意事項
禁止浸泡熱水、飲酒或劇烈運動。復溫過程中可能發(fā)生低血壓、心律失常,需持續(xù)監(jiān)測生命體征。糖尿病患者需警惕末梢神經麻痹導致的燙傷風險。
凍僵復溫需嚴格遵循漸進原則,輕度凍僵可居家處理,核心體溫低于32℃或出現意識障礙必須送醫(yī)。復溫后24小時內仍需觀察是否出現遲發(fā)性心肺并發(fā)癥。